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43|回復: 0

[稗官野史] 林黛玉被指是多情青樓女而寶玉則是大清皇帝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8-9-13 04:03:3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林黛玉和賈寶玉,生活中的原型到底是什麼樣的人?這個話題,講了近一個世紀,大家仍在講。說到這個話題,就要提到紅學研究上的兩大派別:索隱派和考據派。這兩個派別對於《紅樓夢》是什麼樣的一部小說,觀點是截然不同的。民國年間,其代表性的人物分別是蔡元培和胡適。
  所謂的「索隱派」,以1916年王夢阮、沈瓶庵合寫的《紅樓夢索隱》問世為標誌,他們認為,《紅樓夢》是部政治小說;考據派則認為,紅樓夢是一部自傳體小說,是曹雪芹的自傳。當然在各派中,又衍生不同的觀點。如蔡元培是索隱派,但他的「政治小說觀」與眾不同,他認為《紅樓夢》是「吊明之亡」的一部政治小說:「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於漢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意。書中'紅'字多隱'朱'字。朱者,明也,漢也。寶玉有'愛紅'之癖,言以滿人而愛漢族文化也。」
  「索隱派」最早的觀點認為,賈寶玉和林黛玉的原型,分別是清世祖(順治皇帝)和他寵愛無比的董鄂妃。董鄂妃,即秦淮名妓董小宛,被冒辟疆納為妾,後被清兵掠至北京,清世祖封她為貴妃。董貴妃死後,清世祖跑到五臺山去做和尚了。王夢阮、沈瓶庵的《紅樓夢索隱》細釋了這一觀點--小宛名白,故黛玉名黛,粉白黛綠之意也。小宛是蘇州人,黛玉也是蘇州人;小宛在如皋,黛玉亦在揚州。小宛來自鹽官,黛玉來自巡鹽禦史之署。小宛入宮,年已二十有七;黛玉入京,年只十三余,恰得小宛之半… …小宛遊金山時,人以為江妃踏波而上,故黛玉號「瀟湘妃子」,實從「江妃」二字得來。
  世祖臨宇十八年,寶玉便十九歲出家;世祖自肇祖以來為第七代,寶玉便言:「一子成佛,七祖升天」,又恰中第七名舉人;世祖謚「章」,寶玉便謚「文妙」,文章兩字可暗射。以此觀點來論,那個多愁善感,姿色可人的林妹妹,原型竟然是一名墮落風塵的青樓女子,是一名多情的妓女。而「情種」賈寶玉,則成了大清的皇帝。
  但順治皇帝寵愛的董妃真是董小宛麼?民國時有過許多爭論。許指嚴的《十葉野聞》,「董妃秘史」是這樣說的,自近世名人筆記,俱以世祖因董妃逝世,悲憤出家,且證董妃實即冒辟疆妾董小宛;而辨之者則歷引明季清初諸家說乘,坐實其非,謂妃系董鄂氏,董鄂乃長白舊部,世為清室臣僕,絕非漢人董姓。
  所以林黛玉是董小宛的原型一說,很快遭到批判。北大教授孟蓴蓀在其所著《董小宛考》中,還就兩人年齡的懸殊進行了批評:董小宛生於明天啟四年甲子,早清世祖十五年出生;世祖7歲時,小宛已21歲;順治八年正月二日,小宛死時28歲,清世祖才14歲……認為順治皇帝與董小宛之間不可能發生那種「浪漫的事」。
  既然這樣,賈寶玉的原型是清世祖一說,也成了滑稽。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林黛玉是「貴婦人」,是納蘭性德的夫人。納蘭性德是清代著名的詞人,大才子,系大學士明珠長子。清人徐柳賈說,「小說《紅樓夢》一書即記故相明珠家事」;民國學者錢靜方說得更直接:「寶玉固全書之主人翁,即納蘭侍禦也。」(《紅樓夢考》)。在此基礎上,當時不少人認為,紅樓夢的作者不是曹雪芹,而是納蘭性德,紅學家俞平伯曾祖俞樾便記述道,「《紅樓夢》一書,世傳為明珠之子而作」。
  這些觀點都是上世紀20年代前後提出來的。1921年3月,紅學大師胡適寫《戲樓夢考證》,進行反駁--納蘭性德生於順治十一年(1654),死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沒有看到家庭的衰亡。納蘭性德中舉、中進士,賈寶玉沒有中進士;說納蘭性德的夫人是黛玉,更不能成立。若幾首悼亡詞可以附會林黛玉,林黛玉真要成「人盡可夫」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26 00:35 , Processed in 0.16503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