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31|回復: 0

[稗官野史] 楊修的“悲哀” 說他聰明其實是諷刺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8-9-12 06:37:3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漢中的褒谷口,很容易讓人想起楊修這個名字來。建安二十四(219)年,因“雞肋”事件,楊修被曹操以惑亂軍心為由砍了腦袋,結束了44歲的生命。楊修很有才氣,聰慧過人。陳壽的《三國誌》裏說他博學能言,才思敏捷。也正是憑著他的才學,在曹操的麾下做了“主簿”這份職業。然而就這麽一個博學多才之士,卻被曾經三次頒布求賢令,不拘一格,唯才是舉的曹操給斷了性命,恐怕連他氣絕之時都不一定明白究竟是何因何故吧?
  讀過《三國演義》的,大都耳熟能詳了。楊修之死,是因他屢犯曹操之忌。其一,曹操視察新建的花園時,在門上寫一“活”字。眾人不解其意,楊修看後娓娓而道:「門內添“活”,乃丞相嫌門太寬也,讓工匠將門改窄。」曹操得知後,雖表面贊許,卻心生芥蒂。其二,塞北送酥至曹操處,曹操寫“一盒酥”三字置於案頭。楊修看後與眾人分吃了。曹操問其原因,楊修答道:「“一盒酥”即一人一口酥也。」曹操雖面露微笑,而心裏卻有幾分忌妒。其三,曹操每當睡覺時吩咐左右,任何人切莫近前,說己有夢中殺人的毛病。後來果然演了一幕“夢中殺人”的真實劇。眾人都蒙在鼓裏,楊修卻又一次點破,指著死者說:「丞相非在夢中,君乃在夢中耳!」曹操知後心中更加厭惡。其四,曹操與楊修路過蔡文姬的莊園,看到曹娥碑拓片有一行“黃絹幼婦外孫齏臼”的謎語。楊修一見便知謎底,曹操命其別急於泄露,兩人騎馬並行三里地後,曹操方悟出謎底為“絕妙好辭”四字,於是暗自思忖,我與楊修的學問竟相差三里之遙矣。
  與其說聰明是對楊修的誇獎,倒不如說是對他的諷刺。楊修雖然聰明卻無大略。比起他同時代的司馬懿來,恐怕不在一個層面上了。少有奇節、聰明有大略的司馬懿在曹操手下當差前後,是怎樣一種處境呢?面對曹操的探子夜半鋼刀架在脖子上而鎮定自若;面對曹操“三馬同槽”一夢後懷疑他將危及曹魏政權而設防布控欲除之等兇險之境,他謹小慎微,勤於治事,躲過一次次劫難。而在曹魏政權上,他以敏銳的政治眼光,將寶押在曹丕身上,為自己鋪開一條寬廣的道路。而楊修卻多了一些小聰明而少了這樣的雄才大略,將寶押在曹植身上。為幫曹植爭為世子,面授招數,其中一些專門用來對付曹操,引起了曹操的殺心。後來在與劉備爭奪漢中時,因屢敗欲歸而不決,乃以“雞肋”為夜間口令。楊修猜中曹操即行歸計。曹操找了個“惑亂軍心”的理由,在褒谷口給楊修的脖子上狠狠地來了一刀。
  聰明過人的楊修,稀裏糊塗地丟了性命。自然與曹操的好惡取向有關。因為曹操討厭滿腹經綸的腐儒,不容當眾掃他面子的舌辯之士,更不放過屢次跟他過不去的狂生。除此之外,恐怕就應歸於楊修個人性格的悲劇色彩了。
  一是聰明外露。聰明,本是好事,若是小聰明過多,或者過於外露就未必是好事了。不妨想象一下,世上有多少大度寬容的上司能容忍耍弄小聰明的下屬呢。就是日常生活中,那些愛耍小聰明的角色,老百姓都是抱著“一次新鮮,二次生厭,三次煩心”的態度。況且,楊修的小聰明又是針對頂頭上司來的,那麽他的處境就可想而知了。
  二是恃才傲主。自古以來,凡是有些真本事的文人學士大多有恃才傲主的毛病。歷史上因狂傲而吃了大虧的人比比皆是,米芾因癲狂幾次丟了烏紗帽,彌衡因狂傲丟了身家性命。當然,古今中外具有狂傲性格的人成了大器的也不少。李白詩酒傲王侯,放言“天生我才必有用”;孟子狂言“必欲治國平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西班牙畫家達利揚言“像我這樣的天才是沒有資格死的”。這樣的狂傲已達到相當的水平了吧?細細想來,凡能傲起來的一定有些本事。不過,像這樣有能耐而又不聽使喚的狂客,若是從政恐怕就吃不開了。我倒覺得,楊修的悲劇不僅在於他沒有遇到惜才的主子,也在於他自己的專業定位沒有搞準。
  三是過分直率。楊修竟然屢屢在那樣一個“爵賞由心,刑戮在口”的權重位高者面前逞能出風頭,落了個腦袋搬家的下場也就不奇怪了。官場上有句話叫做“伴君如伴虎”,弄不好隨時都有生命危險的。怪不得後來人都學得乖巧了,尤其看清朝宮廷題材的電視劇,更是讓人醒悟了許多。什麽“主子英明,奴才愚蠢”的話兒充盈於耳。再看看如今,一些精明之人的八面玲瓏,遠不是一個簡單的乖巧之詞所能概括,見了領導,拉動滿臉笑肌,哈腰相迎,什麽“領導有高見,領導有才能、水平”等一系列奉承之聲連珠炮似的直往外冒,雖不一定說得人心花怒放,倒也讓人聽了舒舒服服的。
  由此為楊修的悲哀而悲哀了。假若楊修能將部分聰明才智用在微妙的關係處理上,莫說能成就一番驚天偉業,起碼不至於被輕易抹掉那顆聰明的腦袋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26 00:40 , Processed in 0.77738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