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25|回復: 0

[稗官野史] 春宮背後的兩性暴力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8-9-12 05:54:2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唐寅是中國文學藝術史上一個很有名的人物。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禪仙史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少年時學畫於周臣,後結交沈周、文征明、祝允明、徐禎卿等,切磋文藝,歷史上記載他是個風流才子,詩、文、畫俱佳。他率性不羈,有時用“江南第一風流才子”印,由於仕途多舛,就遊歷名山大川,專門致力繪事,以賣畫為生。
  他長於人物,特別以仕女畫見長。他畫春宮畫,與他的生活情趣有很大關系,也是他風流性格不羈的表現,可能也是對當時官場和社會的虛偽以及封建禮教的諷刺和反抗。明、清兩代,有一些知識分子看透世事、絕意仕途,只是徜徉於山水之間,沈湎於婦人之樂,吟詩作畫,了此餘生。在中華性文化博物館中有一副木制楹聯,上寫“閑為水竹雲山主,靜得風花雪月權”,就是這些知識分子人生觀的寫照。
  “唐伯虎點秋香”雖屬虛構,但是他迷戀女色,經常沈湎於溫柔鄉中則是事實。中國古代的人體藝術是不發達的,因為中國古人忌諱裸體,藝術家不用裸體模兒,所以中國古代出不了歐洲米開朗琪羅這樣的大師。而有人說,唐寅作春宮畫,常以他所眷戀的妓女、情婦為裸體模特兒,所以才畫得那麽傳神,那麽惟妙惟肖。唐寅所繪的女性常顯得壯健豐腴、圓臉、妖冶,使人聯想到唐代美女的形象。唐寅所繪的女性有個特點是“三白”,即前額一點白,鼻尖一點白,下頜一點白,這往往是後人鑒別真假唐寅畫的一個標準。唐寅所作的一般仕女畫,至今傳世的有《孟宮蜀妓圖》、《班姬團扇圖》、《嫦娥奔月圖》等,但其大幅絹本的秘戲圖至今已不復見,只是在古籍中留下幾首清人題唐寅春宮畫的詩作,如:「雞頭(乳房)嫩如何?蓮船(三寸金蓮)僅盈握;鴛鴦不足羨,深閨樂正多”,“清風明月無從覓,且探桃源洞底春”等,讓後人去想像、描摹。
  唐寅小幅的春宮畫作品也很少傳世,據說,有一幅《小姑窺春圖》今藏日本,是他畫的。畫幅左邊有一對男女隱約地在帳中做雲雨之歡,門外一個少女在偷看,還情不自禁地把手伸進自己的裙中。清代有畫家仿唐寅畫意,畫了《隔墻有耳》,觀之亦可知唐畫之梗概。因為《小姑窺春圖》含意蘊藉,落筆精妙,許多風流名士紛紛題詞其上,如清初的陳其年就題了一首《菩薩蠻》詞說:「桃笙小擁樓東玉,紅蕤濃染春鬢綠。寶帳縝垂垂,珊瑚鉤響時。花蔭搖屈戍(開關窗戶的鐵環紐),小妹潛偷窺,故意繡屏中,瞬他銀燭紅。」
  唐寅還畫了一套《風流絕暢圖》,共有24幅,十分有名,但這套冊頁早已失傳。但明萬歷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徽派刻工黃一明曾根據唐寅的原作摹刻為版畫,並且印行於世。20世紀中葉的荷蘭漢學家高羅佩在他的名作《中國古代房內考》和《秘戲圖考》中,曾對此畫做了詳細的介紹。
  說到春宮畫起源時,提到了廣川王劉海陽、齊後廢帝蕭寶卷、隋煬帝、唐高宗、武則天等。其實,中國古代的春宮畫不僅起源於宮中的淫樂,也起源於民間一些性書的插圖,甚至作為一種性教育工具啟示新婚夫妻。漢朝張衡《同聲歌》中所述的:「得充君後房,高下華燈光,衣解金粉禦,列圖陳枕帳,素女為我師,儀態盈萬方,眾夫所稀見,天老教軒皇。」就是說新娘在燈光下脫光衣服,把春宮畫鋪陳床上,和新郎一起,按照素女、天老這些古代性學大師所指示的性交技巧去做。
  明人茅玉的《閨情》詩說:「宛轉花蔭解繡襦,柔情一片未能無,小姑漸長應防覺,潛勸郎收素女圖。”這是說丈夫在花蔭下想和妻子做愛,妻子也未免有情,但想不到丈夫還掏出一卷“素女圖”作參考,於是妻子勸他收起來,因為小姑已漸漸長大了,要防她看見呢。有資料表明,在公元1世紀,似乎《素女經》之類的性學書籍已有帶插圖的版本了。如《素女經》內的“九勢篇”和《洞玄子》內的“三十法”,都可能有一些圖畫的附錄說明。從《同聲歌》可以看到,在漢時有可能以春宮畫給新娘做嫁妝,以指導夫妻性生活,這被稱為“女兒圖”、“枕邊書”或“嫁妝畫”,這在後世的民間也有流傳。在日本,中國大部分古老的性習俗,(甚至有一些在中國已經失傳)仍然保留了下來,特別是在新娘的嫁妝中有春宮畫,這種習俗直到19世紀仍然存在。
  有兩副春宮背後卻掩藏著野蠻性暴力事件的歷史,那就是宋代無名氏所畫的《熙陵幸小周后圖》和《嘗后圖》。五代十國後期南唐國主李煜的皇后小周后,是聞名於天下的絕色美人。周薇系南唐後主李煜的皇后人稱大周后的周薔的同胞妹妹。周薔二十九歲時病故,早就和姐夫有一腿的周薇又嫁給了李煜,人稱小周后。史書載,大周后病重不久於人世之際,見到周薇進宮,便道:「汝何日來?那時周薇尚小,未知嫌疑,回道:『既數日矣』。後恚怒,至死面不外向。」
  可是李煜只知譜詞度曲,不知治國,最後被宋太祖趙匡胤滅了國,他和小周后一起做了俘虜。在所有的皇帝之中,趙匡胤應該不算是好色的,他曾將後蜀主孟昶的愛妃花蕊夫人納入宮中冊立為貴妃,卻放過了同樣是絕色美人的小周后,還封她為鄭國夫人,估計他是因為欣賞李煜的才華,才沒染指小周后。
  開寶九年(976)十月,趙匡胤去世,其同母弟趙光義即位,是為太宗。宋大宗原名趙匡義,太祖時改名光義,稱帝時又改名炅,他在位22年,廟號太宗。趙光義就沒那麽講仁義了,他繼位後,小周后的日子就沒那麽好過了。覬覦小周后的美色已久的趙光義,借命婦要不定期入宮朝覲的機會,強留小周后。
  這段歷史,宋王銍《默記》卷下最早記載在案:「龍兗《江南錄》有一本刪潤稍有倫貫者雲:李國主小周后隨後主歸朝,封鄭國夫人,例隨命婦入宮,每入輒數日而出,必大泣罵後主。聲聞於外,多宛轉避之。又韓玉汝家有李主歸朝後與金陵舊宮人書雲:『此中日夕,只以眼淚洗面』。」清潘永因《宋稗類鈔》卷六《尤悔》亦有相同記載。
  據說趙光義還把宮廷畫師召來,將“行幸”小周后的場面進行“寫生”繪畫,就是《熙陵幸小周后圖》。因宋太宗趙光義死後葬在河南鞏縣的永熙陵,故雲其“熙陵 ”。《默記》、《宋稗類鈔》均未提是否真有此畫?而明沈德符《萬歷野獲篇·果報·勝國之女致禍》有明確記載:「偶於友人處,見宋人畫《熙陵幸小周后圖》,太宗頭戴襆頭,面黔色而體肥,器具甚偉;周后肢體纖弱,數宮人抱持之,周作蹙額不能勝之狀。蓋後為周宗幼女,即野史所雲:每從諸夫人入禁中,輒留數日不出,其出時必詈辱後主,後主宛轉避之。」
  趙光義形象不怎麽樣,卻是一個十足的好色之徒,對於小周后的“行幸”,簡直就是強奸。沈德符還雲:「此圖後題跋頗多,但記有元人馮海粟學士題雲:『江南剩得李花開,也被君王強折來。怪底金風衝地起,禦園紅紫滿龍堆。』」明姚士麟《見只編》亦雲:「余嘗見吾鹽名手張紀臨元人《宋太宗強幸小周后》粉本,後戴花冠,兩足穿紅襪,襪僅至半脛耳。裸身憑五侍女,兩人承腋,兩人承股,一人擁背後,身在空際。太宗以身當後。後閉目轉頭,以手拒太宗頰。」由此可見,趙光義“行幸”小周后十有八九是真有其事,而且此圖也確實存在過。
  1127年,靖康之變,金人滅宋,裹挾徽、欽二帝及三千宗室嬪妃公主北歸,命運可想而知。宋徽宗的韋妃,也就是高宗趙構的生母,被俘時三十八歲,在金朝被金人淩辱十五年,紹興和議後才被放回南宋,成為高宗的韋太后。她在金朝,還留下了兩個宋高宗的有金人血緣的混血兄弟。因此元人馮海粟曾在《熙陵幸小周后圖》上題詩:「江南剩得李花開,也被君王強折來;怪底金風衝地起,禦園紅紫滿龍堆。」意思是宋太宗你強奸了別人妻子,而你的後代(宋徽宗、欽宗和宗室嬪妃公主3000人)也被金人大肆強奸,這真是報應了。
  歷史往往會重演。百年後,1234年南宋聯合蒙古滅金,南宋軍人也施加了性報復。甚至有人還把強奸金后的情景畫成一副春宮,題為《嘗后圖》意即“嘗金朝皇后滋味圖”。佚名的《樵書》中曾提到這幅南宋末年的《嘗后圖》,云:「一婦人裸跣,為數人擡舁,人皆甲胄帶刀,有嚙唇與乳及臂股者,至有以口其足者,惟一大將露形近之,更一人掣之不就。又有持足帛履襪相追逐者,計有十九人。上有題雲:『南叱驚風,汴城吹動,吹出鮮花紅薰薰,潑蝶攢蜂不珍重。棄雪拼香,無處著這面孔,一綜兒是清風鎮的樣子,好將軍是極粘罕的孟珙。』」孟珙就是最終打敗金國的宋將,意思是說他帶頭強奸金後。
  金后是否被捉,史料不見載。《金史·本紀第十八·哀宗下》云:「庚子,上發南京,與太后、皇后、諸妃別,太慟。」說的是金國最後一個皇帝哀宗逃離汴京時,身邊一個女人也不帶。但哀宗皇后徒單氏,據《金史·列傳第二·後妃下》記載:「未幾,城破北遷,不知所終」。那麽金后是否被南宋軍人強奸,不得而知。估計這個故事包括《嘗后圖》,不過是南宋漢人們一種滿足報復心理的意淫罷了。
  這便是這兩副現在已不知所終的春宮背後所掩藏的性暴力。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26 00:30 , Processed in 0.73381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