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16|回復: 0

[稗官野史] 李淵為何執意殺死元勳劉文靜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8-4-7 03:03:0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劉文靜是大唐開國三元勳之一﹐高祖曾有詔書說﹐秦王李世民及裴寂﹐劉文靜三人為太原元謀功臣﹐「特恕二死」(即可以赦免兩次死罪)。不料劉文靜頭一次犯死罪﹐就被殺死了。在當時很多朝臣都為劉文靜求情﹐可是李淵卻執意要處死劉文靜﹐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看看劉文靜究竟犯了什麼罪。劉文靜下獄的原因主要是和時任尚書右僕射的裴寂之間的矛盾。有一次劉文靜在自己的弟弟劉文靜一起喝酒聊天﹐酒到酣時﹐就口出怨言﹐拔出刀來砍柱子﹐說﹕「只要我有機會﹐我一定要殺了裴寂!」那劉文靜和裴寂為什麼有如此深仇大恨呢?其實在幾年之前﹐劉文靜和裴寂曾經是最好的朋友。隋末時劉文靜擔任晉陽縣令﹐裴寂則是晉陽宮監﹐兩人經常往來﹐甚至同吃同住﹐足稱莫逆。有天晚上﹐裴寂望見城上烽火﹐仰天歎道﹕「卑賤到了極點﹐家遭貧窮﹐又逢戰亂﹐天下何處是安身之處啊!」劉文靜笑道﹕「世途如此﹐時局可知。你我二人彼此投合﹐何必為卑賤發愁呢?」看得出﹐裴寂很渴望建功立業﹐出人頭地﹐而劉文靜則更加灑脫從容一些。兩個人不同的性格也為後來的矛盾埋下了伏筆。
  後來在劉文靜的策劃下﹐李世民通過裴寂勸反了李淵﹐劉文靜又出使突厥﹐和突厥交好﹐為李淵起兵解除了後顧之憂﹐其功勞遠比裴寂要大。但是在李淵稱帝之後﹐卻封裴寂為尚書右僕射﹐劉文靜只被封為下屬的民部尚書。並且李淵對裴寂的禮遇遠遠超過一個君王對大臣的規格。李淵當著其他大臣的面﹐感激的對裴寂說﹕「我能當上皇帝﹐您出了大力啊!」李淵坐朝時﹐經常讓裴寂和自己同座﹐散朝回宮時也常留裴寂臥於內室。李淵對裴寂只稱他「裴監」﹐不直呼其名﹐對裴寂所提建議﹐則言無不從。而對劉文靜﹐李淵則只看成普通大臣﹐甚至經常借題發揮斥責劉文靜。
  劉文靜自然不滿﹐於是經常在朝堂上和裴寂對著幹。每當朝廷商議國政﹐只要裴寂說的觀點﹐劉文靜一定反駁﹐兩位曾經的好友﹐漸漸分道揚鑣。而面對劉文靜的挑釁﹐裴寂也以牙還牙﹐經常在李淵面前訴苦﹐故意誇大劉文靜的行為如何如何惡劣﹐反對自己其實就是誹謗皇帝李淵等等。一開始﹐李淵還力求在兩人之間尋找平衡﹐希望能夠化解兩人之間的恩怨﹐可漸漸的﹐李淵的天平就傾向於裴寂﹐對劉文靜也漸漸不滿起來。
  同是故人﹐同樣很有才幹﹐李淵為何厚此薄彼?因為裴寂能投其所好﹐讓李淵充分感受到一位老友對自己的關心愛護。裴寂和劉文靜雖然都是李淵的故人﹐可是交情並非等同。李淵和裴寂相識已久﹐兩人在太原時期就經常在一起喝酒聊天﹐下棋賭博等等。而後來之所以李淵肯起兵﹐也源於裴寂用晉陽宮宮女為誘餌﹐逼迫李淵起兵。李淵本安於現狀﹐不敢奢望奪取天下﹐而裴寂說﹐現在天下大亂﹐太原城外就是戰場﹐這時候再講究什麼臣節﹐也難保性命﹐若是舉旗造反﹐不但能夠免除禍患﹐還能夠成就大功。
  雖然定下計策的是劉文靜和李世民﹐可是在李淵眼中﹐真正讓自己走上帝王之路的功臣﹐卻是裴寂!而在之後的很多時候﹐裴寂都能站在李淵的立場上陳訴問題﹐成為李淵最為信任的心腹。
  劉文靜下獄的直接原因是家中幾次鬧鬼﹐他弟弟就請了巫師來家中﹐晚上披髮仗劍﹐作法驅邪。恰巧劉文靜有個愛妾失寵﹐就把這件事情告訴了自己的哥哥。她哥哥看到妹妹反正在劉家已經沒有什麼出路﹐裴寂平常也和他走的比較近。於是就上書狀告劉文靜意圖謀反。李淵聞訊大怒﹐立刻將劉文靜下獄﹐並且派裴寂和蕭瑀去主審劉文靜的案件。兩人本就矛盾重重﹐劉文靜更多次揚言要殺死裴寂﹐裴寂也絕非什麼寬容大度的君子﹐這下劉文靜還能有什麼好呢?
  在當時﹐負責主審的另一位官員蕭瑀認為劉文靜謀反證據不足﹐秦王李世民也一再上書說﹐劉文靜在義旗初起之時﹐就先定非常之策﹐事成之後才告知裴寂。但等到平定京師﹐二人地位和待遇卻十分懸殊。李世民認為﹐劉文靜只有不滿情緒﹐絕對沒有謀反之心﹐極力想保全劉文靜。可李世民沒有想到﹐正是因為他這番話﹐加速了劉文靜的死亡﹐讓李淵鐵下心來殺死劉文靜。
  為什麼呢?仔細品味李世民提出的兩個理由﹐其實都是在指責其父李淵!李淵以為自己能夠稱帝﹐裴寂功勞最大﹐而李世民則認為劉文靜功勞最大﹐裴寂不過是因人成事罷了﹐這不就是指責李淵沒有識人之明?而在李淵稱帝之後﹐兩人官位懸殊﹐導致劉文靜心中有怨恨﹐這不就是說李淵賞罰不公?而且﹐作為兒子﹐作為臣子﹐作為精通權謀之術的李世民﹐竟然給父親上了一道這樣強勢指責的奏折﹐無異於是一再強調父親的錯誤﹐只會讓防範劉文靜的父親更加火上澆油﹐必定會殺之而後快。
  其實李世民和劉文靜的關係早就今非昔比。在平定長安之前﹐劉文靜確實和李世民走的比較近﹐可是﹐在平定長安之後﹐劉文靜自持功高﹐和李世民又是故交﹐並無臣服李世民之意。而等到多年之後﹐李世民羽翼已成﹐帳下如房玄齡、杜如晦等謀臣眾多﹐秦王府已經沒有多餘的位置來供養這位昔日的友人﹐今天的功臣了。
  而在李淵稱帝之後﹐和自己兒子秦王李世民之間的關係也越來越微妙。誰都知道大唐的天下基本上都是李世民打下來的﹐太原起兵是李世民主謀﹐劉文靜輔佐﹐是二人一手操辦﹐李淵只不過是走走過場罷了。而在之後大敗屈突通﹐奪取長安﹐以至於李淵稱帝之後消滅西秦王薛舉﹐剿滅王世充等等﹐李世民都是親臨一線﹐指揮作戰。可以說﹐大唐最優秀的將領不是李靖﹐不是徐茂公﹐而是李世民!而李淵本在太原起兵之時﹐就已經承諾立李世民為太子﹐可之後同樣違背諾言立李建成為太子﹐並且一直到最後﹐李淵也沒有更改自己的這個決定。為什麼呢?因為李世民不知不覺已經成為李淵最大的政治敵人﹐李淵要攜手李建成﹐共同對抗李世民。
  而劉文靜正是李世民集團前期最重要的謀士。裴寂向李淵說﹐劉文靜的才能謀略確實在眾人之上﹐但生性猜忌陰險﹐在此時﹐他就經常發牢騷﹐說怪話﹐難保以後不會真的造反。何況現在天下沒有平定﹐外面還有強敵﹐現在要是赦免他﹐一定會成為日後的禍患!裴寂這番話深深打動了李淵!無論劉文靜有沒有造反的行為﹐甚至就算是劉文靜連造反的心思都沒有﹐劉文靜都絕不可留!此人越是精明﹐越是有才幹﹐越是要及早剷除。所以﹐李淵寧可讓萬民說自己背信棄義﹐也要殺死劉文靜。不問是非﹐只重厲害﹐從來都是歷史的規律。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25 05:44 , Processed in 0.19021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