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23|回復: 0

[稗官野史] 北宋大臣為避免勞民傷財建議火燒皇宮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7-10-5 01:42:1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範雍,北宋大臣,雖然名聲遠不如他的本家範仲淹,但還是很有作為的。此人敢於直諫,甚至不惜說狠話。公元1029年,玉清昭應宮因雷擊起火被燒,朝野震駭。玉清昭應宮是宋真宗時期修建的,規模宏大,共有3610間房,花費了北宋政府兩年的財政收入,給北宋人民帶來沈重的負擔。
  到宋仁宗的時候,玉清昭應宮被雷火所燒,殘破不堪地擺在那裏,很刺眼,該怎麼辦?章獻太后召集百官商議。章獻太后哭哭啼啼地說:「先帝建成這麼大一座宮殿,很不容易,如今卻毀於一場大火,只剩下一兩間小殿。」就在太后難過的時候,範雍卻說:「不如一把火燒個精光,留著是個禍害。先朝時,竭盡天下力量來修建,老百姓怨聲載道。如果還想在殘破的基礎上重新建築,那百姓也忍受不了。這次雷火可能是老天的警戒,我們不能違背。」。
  範雍的案例告訴我們,在某些情況下,說假話不如說真話,說真話就要說狠話,否則起不到提醒和警戒的作用。玉清昭應宮被燒了,還剩下一些建築殘骸,這種狀況也就留下了重建的借口,但重建勞民傷財,因此絕對不能給重建留下任何餘地,否則口子一開,貽患無窮。
  在這個時候,堵死重建口子的唯一方法就是說真話、說狠話,而放一把火全部燒掉既是最真的狠話,又是最狠的真話。章獻太后和其他大臣當然也能聽清楚範雍話裏的意思,耗費民力物力再去重建,其造成的後果誰都清楚。狠話最大的作用在於將最嚴重的後果擺在大家面前。於是重建玉清昭應宮的計劃被否決。
  範雍為人很有主張,同時他也善於聽取小人物的意見。公元1038年,範雍鎮守西北邊關的延安府。黨項兵忽然大舉進攻延安,四面圍城,形勢十分危機。範雍心裏也沒把握,他於是問一位上了年紀的老兵,延安府守不守得住。老兵很肯定地說:「當然守得住,過去像這種情況我碰到好多回了,黨項兵沒有一次得逞的,範大人儘管放心。」
  範雍一聽老兵之言,也就安心了,後來黨項攻城不下,撤軍。其他人問老兵:「你怎麼料到黨項兵攻不下延安城?」老兵說:「我這是安慰範大人的,我心裏也沒譜。」眾人大驚,說:「你不怕戰敗了,範大人砍你的頭?」老兵笑了:「如果能給主將一點積極樂觀的暗示,何樂而不為呢?萬一城池不守,他想殺我也沒機會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24 07:50 , Processed in 0.12685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