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75|回復: 0

[稗官野史] 江東無老虎孫策霸江東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5-11-10 11:31:3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演義地十五回重點介紹孫策奪取江東一事。雖然之前也曾經提到孫堅率軍回到江東,但是只因正史上並無記載,於是演義也只能含混言之,知道孫策出場,才名言孫策在江都居住,這也是呼應正史。畢竟當時的江東還有其他諸侯在。羅貫中寫作「七分實,三分虛」,只是有時候這虛構就彷彿說謊,撒一個謊言要用十個謊言來圓。
  不過對於孫策奪取江東,羅貫中的描繪還是比較出色,寫出了小霸王孫策能夠快速奪取江東的幾個重要原因。在演義中孫策能夠快速奪取江東的首要原因是善於用人。
  孫策的部下來自三個方面。第一部分是孫堅的舊將,以朱治和程普最為出色。當孫策在袁術麾下倍感屈辱,前途茫然的時候,是朱治首先站出來安慰孫策,並且告訴孫策:「尊父在日,多曾用我。君今有不決之事,何不問我;乃自哭耶!」朱治的這句話可以代表孫堅的老部下當時對孫策的態度。孫堅時代,朱治等人對待孫堅,並不是明確的主僕關係,而僅僅是上下級關係。看朱治的這番話,對孫策滿是關懷,但是也體現出,朱治是以一個父執的身份來勸慰孫策,而並非是一個下屬來聽從召喚。之後隨著孫策平定江東,建立威名,孫策在孫堅舊將心中的地位會越來越高,但是朱治、程普等人對待孫策,以及後來的孫權,和其他人不同,他們的心中,更多一份驕傲。於是當周瑜主持赤壁之戰時,程普心中不滿,而黃蓋帶頭反對,也為很多人相信,正是這個原因。
  當然對當時的孫策來說,朱治的加盟非常及時,也非常可貴。孫策感慨父親英雄,而自己只能寄人籬下,於是在月下哭泣。孫策雖然勇猛,可畢竟還是一個二十歲的青年,在政治規劃上還比較茫然。朱治告訴孫策,可以告訴袁術,打著救丹陽太守吳景(孫策舅舅)的名義,向袁術借兵,然後趁機奪取江東,開創自己的事業。這個建議對於孫策來說,無疑是一個茫茫大海上的指路明燈,告訴了孫策前進的方向。
  朱治的這個建議還是非常正確的。在當時的天下,早就被諸侯瓜分。相對而言,淮河以北地區被袁術佔領,袁術兵多糧廣;山東地區是呂布、劉備,一個能征慣戰,一個有仁德之名;北方則是最強大的諸侯袁紹,公孫瓚節節敗退,袁紹很快就佔據了北方四州;而中原中部地區曹操崛起,潛力最大;益州和涼州,有劉焉和馬騰、韓遂;兩湖地區是荊州的劉表,用兵幾十萬;唯獨江東地區,也就是秣陵(南京)、吳郡、會稽等地區,駐守官員的實力最弱。並且孫家在江東(主要是吳郡)生活多年,孫堅的那些部將也多是江東人,人脈頗廣,比較有號召力。因此進攻江東,確實是不二選擇。
  第二部分來源是孫策的親友。相比強大的曹家軍,東吳孫家的勢力相對弱小,可是又遠遠要比孤家寡人的劉備來的強勢。孫策的弟弟孫權先不說,前面我們提到孫策的舅舅叫吳景,曾經擔任丹陽太守,堂兄叫孫賁,擔任丹陽都尉,叔父孫靜,弟弟孫翊、孫朗,堂兄弟孫瑜,那都是一時豪傑,成為東吳安定的強大力量。
  而孫策的親戚也人才眾多。最有名的當然是連襟周瑜。此次出征,除了得到舅舅和堂兄的幫助,最主要就是得到了周瑜的幫助。在演義中對於周瑜和孫策的關係做了一個微小的改動。周瑜第一次出場,有一個簡單的介紹。說兩人在舒城時交情很好,於是結為兄弟,孫策出兵江東,周瑜帶著叔父周尚(新任丹陽太守)的數千兵馬前來幫助。此時周瑜說:「某願施犬馬之力,共圖大事。」孫策很高興說:「吾得公瑾,大事諧矣!」在正史當中,僅僅有孫策的一句話,而沒有周瑜的那句話。在正史當中,孫策的原文叫:「吾得卿,諧也。」此處的「卿」並非君主對臣子所說的愛卿,而是對友人的一種親密稱呼。就像很多人對自己的心上人,也會稱呼「卿卿」一樣。在孫策口中,周瑜和孫策的地位嚴格的來說,還只是兄弟之間的稱呼。可是羅貫中添加了周瑜的那句話,卻把周瑜定位為孫策的臣子,「效犬馬之勞」,自認孫策的犬馬了。
  第三部分人才,來自孫策的親自招納以及自己主動來投。本回中提到了奠定早期江東方略的一位大賢,江東名士張紘。周瑜告訴孫策,想要成就大業,必須得到江東二張,即張紘、張昭二人。孫策親自到兩人家中,兩人就答應了。其實在正史當中,張紘此時追隨孫策出征,而張昭則沒有。正是張紘幫助孫策決定未來的人生方向在江東。在演義當中,張紘和張昭二人幾乎合一,而詳寫張昭,略寫張紘。而相比東吳「文有張昭,武有周瑜」,又詳寫周瑜,略寫張昭。《三國演義》有著嚴重的美化武將和謀士而淡化政治家的色彩。
  而本回中最精彩的是小霸王孫策和對手劉繇手下大將東萊太史慈的一番打鬥。太史慈篤烈剛強,神亭一戰,名聞天下。之後和孫策相約,日中而至,也傳為佳話。一方面即體現了太史慈的剛烈,另一方面,也是更主要的一方面,還是突出孫策雖然剛勇,剛勇之餘,還有對人的坦誠。而這正是孫策能夠招攬到許多賢才的重要原因。
  孫策取得江東的第二個原因是勇武蓋世。無論是在正史中,還是在演義中,孫策相比其他諸侯,最突出的還是能打。演義中的曹操最大的特色是奸,劉備最大的特色是仁,孫策最大的特色就是勇了。聽說孫策率軍前來,劉繇有些擔心,部將張英卻說,只要自己率領一隻兵馬,在牛渚駐紮,縱然有百萬雄兵,也必然可以擊退。可是真正面對孫策,卻一戰而潰。太史慈曾經主動請戰,可是劉繇以太史慈年輕為由,拒絕了太史慈。
  而最能體現孫策之勇的還是孫策率領十三騎,去劉繇大營附近查探地形,遭遇太史慈。雙方你來我往,單挑十分精彩。之後兩人一個用槍挑著太史慈的小戟,說:「太史慈若不是走的快,已被刺死了!」太史慈不甘示弱,讓士兵拿著自己奪去的孫策的頭盔,大喊:「「孫策頭已在此!」依舊是禮尚往來,氣勢上一點不輸。就算是後來劉繇兵敗,太史慈無奈來降,孫策問起當日神亭大戰的事情,說:「神亭相戰之時,若公獲我,還相害否?」按照常理,一般人此時被抓自然服軟,可是太史慈卻笑著說:「未可知也!」而孫策一點不生氣,反倒哈哈大笑,彼此欣賞。後來太史慈主動提出前去招降舊部,孫策立刻答應,以第二天日中為約期。太史慈走後,孫策眾將很擔心太史慈一去不返,可是孫策卻自信的說:「子義乃信義之士,必不背我。」孫策對太史慈的信任,正是孫策獲取眾將信任的一個縮影。
  對待孫策的勇武,謀士張紘曾經表示擔心,說:「夫主將乃三軍之所繫命,不宜輕敵小寇,願將軍自重。」張紘說的有道理。回想當初,孫策的父親孫堅為何會在進攻劉表獲得大勝的情況下功敗垂成死於非命呢?主要就是孫堅過於心急,而孫策和其父一樣,勇武過人,但是對自己的勇武過於自信,以至於失去了對時局的一個準確判斷。後來孫策被人暗殺,也源於這個性格缺陷。
  面對張紘的勸諫,孫策道歉說:「先生之言如金石,但恐不親冒矢石,則將士不用命耳。」孫策承認張紘的話很有道理,可是卻認為作為全軍統帥,如果不能夠衝鋒陷陣,恐怕手下的將士不能為之效命。孫策的擔心有道理嗎?表面上看起來有道理,其實是很沒有道理。作為全軍主帥,衝鋒陷陣固然可以激勵將士,但是卻不能成為常態。畢竟衝鋒陷陣乃是普通將領的事情。看其他諸侯領袖,比如曹操、劉備、袁紹之流,會親自衝殺在前嗎?除非萬不得已,是不會拿自己的性命冒險的。而更重要的,還是一場戰爭的勝敗,關鍵不在於主帥是否衝鋒陷陣,而在於戰前的決策。就如演義中大量描繪的戰爭一樣,身負其實在交戰之前就已經決定。靠主將激勵,而改變戰場勝敗的例子不能說沒有,但是少之又少。
  也正因為孫策的冒進,在本回中孫策被進攻薛禮時被箭射中,幸虧孫策躲閃及時,沒有傷及要害。而孫策將計就計,充分利用中箭一事,反倒大敗薛禮,也體現了孫策在勇武之外,頗有謀略的一面。當然孫策用兵的謀略當然不能和周瑜相比,更無法和諸葛亮相比。孫策的謀略,不過是最基本的應變,比較的粗淺,距離謀略藝術還比較遠。
  孫策得到江東的第三個重要原因,是時無英雄。當時天下雖然已經大定,可是江東地區卻沒有英雄,孫策得以「乘虛而入」。當時的江東主要有三股勢力,一個是以劉繇為首的揚州刺史勢力,主要盤踞在曲阿和秣陵一代。一個是吳郡的嚴白虎,一個是會稽的王朗。對於劉繇,在正史中也頗有名望,演義中一律淡化,突出劉繇看重無能的張英、樊能,而廢棄大將之才的太史慈。演義中的劉繇,就是一個頭腦簡單的諸侯,不知道合理利用人才。至於輔佐劉繇的薛禮和笮融,沒有過多的筆墨。其實和薛禮、笮融的幾番大戰,在正史中孫策都打得很辛苦,遠不是演義中那麼輕鬆。
  對於嚴白虎,演義當中自封為東吳德王。可是嚴白虎德在何處?文中沒有任何描述,看原文稱「自稱東吳德王」,就可以品味出包含的譏諷之意。後來嚴白虎被孫策擊敗,逃亡之際搶掠百姓,遇上凌操,被凌操率領鄉民打的屁股尿流,從此可見其偽善。當孫策率軍進攻,嚴白虎之子橫刀立馬在吊橋前,很是威猛。可是當太史慈拈弓搭箭,一箭射中城樓士兵左手時,雙方人人喝彩,嚴白虎大驚。嚴白虎派兒子嚴輿邀請孫策飲酒,提出和孫策平分江東,完全不知道自己所處的險境。孫策一聽大怒,說:「鼠輩安敢與吾相等!」於是親手斬殺嚴輿,嚴白虎嚇得棄城逃走。
  在演義中,嚴白虎也被簡化成為一個虛有其表,不知死活,鼠目寸光的江東鼠輩。至於王朗,在演義當中也被醜化。後文提到王朗之死,非常有名,王朗後來歸了曹操,有一次想要羞辱諸葛亮,沒想到被諸葛亮活活罵死。此時孫策來犯,王朗和來投的嚴白虎,一起前任丹陽太守周昕三人一起商量對策。一般我們會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可事實常常相反。三個臭皮匠,湊在一起,結果反而不如一個臭皮匠了。三人聯手出兵,被孫策一朝擊潰,會稽也輕而易舉的被孫策奪取。
  有了秣陵、吳郡、會稽三郡,整個的長江以南地區基本上就歸屬孫策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19 19:21 , Processed in 0.14223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