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93|回復: 0

[稗官野史] 江南貢院中看古代考生作弊妙招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5-11-1 08:09:0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在中國古代中,「貢院」就是舉行科考的地方,明清時期的科考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一般每逢三年就舉行一次。歷史上的科舉,從605年到1905年,整整經歷了1300年的科舉史,總共產生了700多個狀元,甚至其中還包括在太平天國時期考出了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狀元傅善祥。
  著名的江南貢院就是舉行鄉試的地方。鄉試考試的時候,這裡就會有皇帝親自派來朝廷的考官主持考試,考生考中了就是「舉人」,其中第一名就被稱為「解元」。我們大家熟知的那位江南第一才子才子唐伯虎,就因為科舉時代鄉試第一名被大家稱為了「唐解元」。江南貢院的面積非常大是古代最大的科舉考場。當時的明遠樓四面都是考棚,可惜在民國時期均被一一拆除,現在我們看到的明遠樓其實就是曾經江南貢院的中心建築,是用來監考用的設施,現在的江南貢院中又重新修建了一部分考棚,並且用蠟像的形式展現了古代考生的考場百態,而其中還有一個《貢院歷史陳列展》裡面讓大家來瞭解曾經的科舉考試。這其中尤為引人注意的就是古代考生的作弊百態。
  古代時期的科舉一開始非常嚴格,雖然只有一個監考官,但是每個學子的座位都是單一的,座位的兩邊都是隔開的,而考試的工具只有筆墨紙硯,所以一般是做不了弊的。但科考成名,普通的百姓不僅可以光宗耀祖,還可以順利踏上仕途之路,娶妻發財。可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面對如此的名利誘惑,古人為順利地考取功名,可謂費盡心思,考生夾帶半個巴掌大的蠅頭書進入考場、賄賂官吏、買通負責搜身的士兵、種種的作弊方法不勝枚舉。
  在江南貢院就發生過「飛鴿傳書」的笑話,當時有一名考生家裡訓練了隻鴿子,鴿子晚上就飛進考生的號捨,考生把考題寫得很小,拴到鴿子腿上帶回,家裡請了答卷高手,然後讓鴿子再送進考場。家人為了提醒考生不要抄漏了,就在正面的下方注了「背面還有」幾個小字,哪知這位老兄竟也照抄不誤,結果被考官發現。
  「小抄夾帶」不僅是現在,同樣也是古代最常用的作弊手段了。古代並沒有打印機,那就更別提縮印了,當時一切小抄都是要手工製作。可以說「帶小抄」這一招操作性強,私密性高,還經濟實惠,因此被考生廣泛使用。最常見的夾帶是將必考的四書五經抄在薄紙上,再捲疊起來,藏在筆管中、硯台底、鞋層裡;也有的抄在布條上,混紮成腰帶;還有的抄在衣服夾裡上、夾在特製的蠟燭裡、做在饅頭裡,甚至有的買通守門員,預先藏放,入場再取。
  據專家介紹,目前發現的作弊本有七八種,其中最珍貴的一冊現珍藏於南京的江南貢院中,全書1.6萬字。東陽目前發現的石印微刻《五經全注》孤本比南京江南貢院的「袖珍書」體積更小,字數更多,內容更豐富。全書長5.7厘米、寬4.3厘米、厚0.8厘米,共28萬字。每個字不到1毫米,但看起來卻是十分清晰。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19 18:35 , Processed in 0.11584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