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75|回復: 0

[稗官野史] 古代文人最喜愛的旅遊勝地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5-10-26 07:19:2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其實古人最喜歡的地方是河流密集,水網密佈的地方,三峽,江南和桂林是古代中國文人們最喜歡的旅遊勝地了。在中國古代並沒有現在這樣眾多而且方便的交通工具,那時候人們出行的方式也很有限,只有步行、騎馬、或是騎驢,相比之下,泛舟就成為了當時人們最普遍的交通工具。也許有人說三峽、江南和桂林這些地方的風景特殊,並且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澱所以人們愛去。其實在盛唐時期,這些地方並不能算全國最美的,但是這裡確是水網密集,最適合人們乘船觀賞景色的地方。這三個地方也是古詩詞中吟詠最多的,據統計單單描寫桂林的詩句就有一萬多首,詠贊三峽和江南的詩句那就更多了,在唐代一朝僅僅描寫江南的詩句就有上千首,佔了全唐詩的大多數,其中就有很多名詩佳句入選了中小學的語文課本,很多人至今都能背誦下來。
  沿著長江順溜而下的李太白吟誦著:「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沿著長江逆流而上的杜甫,口中默念出:「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當北宋大詩人王安石接到朝廷的指令要北上進京的時候,只得依依不捨寫下了:「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的詩句。其實像李白這樣的文人們走過全國無數的名山大川,為什麼會如此喜愛這三個地方呢?雖然這裡至今仍風景秀麗,但是這裡的風景真的就比全國其它的地方更美嗎?
  早在1500多年前,乘船在江南流連徜徉的永嘉太守謝靈運就被這裡的山山水水所感動,而隨口吟誦出了一首首描寫山水的詩歌,在此之後中國的山水詩便逐漸流行開來。喜歡到處遊走的文人們走到這裡,「船」也會成為他們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文人們官場宦游、移居還鄉、乃至探親訪友,走到這裡都需要乘船,而這三個地方的景色,在文人們的景觀世界中,無疑是最美的。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一些高山峽谷,文人們大多不敢親臨,太過平坦的地方,詩人們心中又難以泛起波瀾,而三峽、江南和桂林,這裡的山水纏繞,百轉千回,正好符合詩人們心中創作的意境,他們乘船在這裡遊覽,自然會詩性大發,佳作頻出。還有一點就是在中原內地,步行、騎馬或是騎驢,人們始終無法將身體和驢馬「懸置」,始終無法忘記它們的存在,可是人們在乘船航行在山水之間的時候,船卻被遺忘了,我們能更好的專注欣賞大自然的美景。在船上文人們行動自如,有船夫划船,乘客手上也無需多餘的工具,他們必然會把目光投放在船兩邊的景色中,緩緩行駛的船正好牽引出前方的山山水水,在欣賞大自然美景的同時,還能飲酒作詩,累了還可以休息,這也是他們最喜愛的旅遊方式了。在乘船旅遊的時候,所看到的景色也具有連續性和整體性,「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這種體驗和感受是如今我們乘飛機做汽車,直奔景點才欣賞山水是有所不同的。
  我們很多人都喜歡河流,遠遠的看去,她好似一種無聲的呼喚,人們會順著她的指引,去欣賞她自然的美麗。乘一隻小船,看著身邊的河水綿延不斷,群山相應而來,雲霧若有若無... ...難道還有比這天然的畫廊更美的景色嗎?而我們今人,趕路是趕路,旅遊是旅遊,甚至很多人拚命工作掙錢就是為了能多去旅遊,而我國古人,在趕路的同時既遊覽了美景,又寫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這讓我們享受著現代化生活的後人是何等的「羨慕嫉妒恨」呀。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19 17:53 , Processed in 0.14373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