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520|回復: 0

[人物誌] 中國最早垂簾聽政的宣太后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5-8-15 01:07:2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中國最早垂簾聽政的是戰國時期秦國昭王的母親宣太后。公元前306年,十七歲的秦昭王繼位,其母宣太后以兒子年幼為名,開始了長達41年的攝政生涯,並由此揭開了後宮參政的先河。母后臨朝攝政始於戰國時期的秦國,根據史書記載,秦昭王的母親「號宣太后,昭王立,年少,宣太后自知事。以同母弟魏冉為將軍,任政,封為穰侯。太后攝政,始於此也。」宣太后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臨朝執政的女主。 -
  宣太后執政時也給秦國帶來了不可忽視的消極影響。對外方面為了鞏固後族在秦國的權位,魏冉採取捨近求遠的戰略,以擴大其私人封邑。對內方面反對秦國長期以來實施的客卿制度,使本家族的人掌握朝廷內外大權。如華陽君初為將軍,後任丞相。高陵君、涇陽君均任要職,參與朝政。隨著秦國疆域的擴大,宣太后家族在朝廷上的權勢也愈益擴大。他們是全國最大的封君地主,在朝中擅權專政,削弱了國君權力和中央集權,時人稱穰侯、華陽君、高陵君、涇陽君為「四貴」。四貴之家富重於王室,甚至妒賢嫉能,御下蔽上,以成其私。宣太后當政,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國內政治昏暗,政令不一。 -
  宣太后在這40多年中,始終是秦國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形成了秦國上下只知有太后、穰侯、高陵、華陽、涇陽,不聞其有王的局面。而昭王自己也認為他對國家大事做不了主,必須旦暮自請太后。自商鞅變法後,秦始終是權力高度集中於國君之手。昭王無法容忍母后長期臨朝專權。最後他聽從范雎建議,收回全部大權,逐「四貴」於關外,改任范雎為相,這才徹底地結束了宣太后長期左右秦國朝政的局面。-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4 19:23 , Processed in 0.72543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