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一段時間總看到論壇一些釣友在討論浮標調釣和雙子線在水底的狀態問題,我認為單從理論的去套用公式往往使一些初學者迷茫且反感,就是有一定理論基礎的老手看了也容易發懵。今日有點時間作一簡圖與大家探討,希望能對大家有些幫助。

大家知道釣魚是系統工程,不是1+1+0+1+1+1+1=6這麽簡單,這其中只要有一項為0那結果必為0。在此底釣圖中基準線為基礎,聯系到實際也就是我們平時總強調的找底驗證的問題,如果基準出錯,那往後水底雙子線的變化就無從判斷或判斷結果必然錯誤。有了這個基礎,我們從這個基準B點往兩邊找,趨於A點為靈敏,趨於C點為遲鈍,不是更快捷;有了這個基礎,我們初學者拿來一個新浮標就不會因為該怎麽調標而發懵! 第 155 樓 提問 看圖調水線長度,基準線向左釣目越來越小直至平水.基準線向右越來越大直至標尾全部露出水面.是正確的嗎?請版主指導.謝謝! 回樓上釣友,您的問題也是我沒做浮標的緣故,也是怕把初學者引入迷惑境地,水線的長度越短釣目越小反之越大,但是釣目的多少與水線的長度不是成正比的,如果標尾完全沒入水中沒有大線的牽制則逐漸沈底,也就是說此時的線組二力不平衡!另外,在雙鉤到底至8字環到底以及到鉛皮座躺底有兩個浮標沒有長目的現象,當浮標平躺水面時,您的鉛皮座就完全躺底了。這一切的一切需要您在家做做實驗,水下世界即可一目了然。只有這樣帶著非常自信的執著才能比別人學得快、釣得多!
一二,一二十幾個年輕人喊著號子連拖帶拉,從一輛貨車車廂內卸下一條龐大的大石斑魚 :長2.32米、重441.5公斤。盡管早已成凍魚,可它仍然顯得霸氣十足:張開的大嘴可以直接把籃球塞進去,而那雙眼睛瞪得比銅鈴還大,堪稱石斑魚王。 身在海邊城市福州 ,大的石斑魚見多了,可800多斤的,還是第一次見。昨日下午5點,市民陳先現在出釣巳經是很熱了,入夏都過了好久了,不過再熱也熱不到釣魚人,船老大這周船接船送的與往常一樣忙個不停。沿湖(指的重慶長壽區的大洪湖,這湖大、有好幾十平方公里)兩岸同樣紮滿了露營的帳篷,喜歡夜釣(這兒夜釣的價格十分公道,白天十塊錢,不限桿不題目來源 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是月球。 距離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陽。 距離太陽最近的恒星是半人馬座的南門二。 2012年垂釣最爽的釣場叫前彭二,即前彭二號水庫。 入選“最爽一釣”的理由 每次出釣,無論養殖塘還是黑坑,無論野河沙坑還這些天來,魚兒好難上鉤,每次出門,老婆都笑笑的說;又去餵魚呀,(真讓人汗顏呀,釣魚變成餵魚了),只好呵呵幹笑,向老婆表決心說;今天一定釣到魚,明天吃水煮魚,(其實講這話的時候,心特虛,沒底呀)。每次魚餌下水就如泥牛入海,那是一點動靜都沒有。早上9點30-下午3點收獲還可以 暖暖的,打開中釣,就感受到“離別”的氣場。 雖然來晚了,但紅包沒有打折,笑納了! 客套話就免了,都是自家兄弟,說多了顯得矯情。 還是來點實惠的,手頭正好有點小料,來給“離別”捧個場。 懷揣著上次爆半桶的激亢,約會又到老地方。今天耍單槍,專老地方上大鯉 兩條十二斤! 在家用手機招的不清 2012年3月15日早上6點,兒子開車接上五弟、四弟、大哥,一溜煙往董王趕。 這次去董王,是沖著馬口去的,所以帶的魚餌主要是蟲-蚯蚓、蝦子、黃粉蟲、蠅蛆。 面包車順著沿漣江的省道行駛。快到甲戎了,在一左彎處,路邊一位交警打手勢叫車靠右停。五弟伸出頭問交警:出什麽事了?交警笑答:鋪路。要好久?個把兩個小時。下車納悶 剛買的火鳳凰5.4 硬桿 [ 4月9日星期六。天氣晴(印象中是這樣的)風比較大溫度也比較高人物:老李,獨一漂和我地點:高郵一條不知名的野河釣法:10米的長桿。0.8的3.6的線 傳統釣窩餌:菜籽餅加鬼米。釣餌蚯蚓和紅蟲過程:8號晚上電話約好,明天 去釣魚,早上6點出發,到塘邊7.30,這個野河我爸 經過培育的無土栽培花卉,在水里還可 以養金魚.(記者王平攝) 本報訊(記者馬昭實習生李晉)上面看花,下面觀根,水中賞魚,魚花共養,這一情景讓初見到它的人,不得不懷疑其真實性.然而,記者昨天在南郊一花卉市場卻見到這令人稱奇的一幕:各種仙人掌,蘭花,火鶴等綠色植物天氣漸漸冷了,溫度到了最適合釣大鯽魚的時候,但是因為工作無法成行,每天就在論壇看帖,久了也不知道是解毒還是吸毒,總是感覺渾身不自在,釣魚嚴格上來說不是件好差事,不喜歡的人對於釣魚人刮風下雨都守在水邊總是不能理解,但是這種苦對於釣魚人來說卻是不能缺少的 [ "這麽大年紀了也不怕冷,當心身體呀!""這黑水中撈出的魚也能吃?"看到有人在護城河中冒著嚴寒赤腳撈魚,過往的群眾議論紛紛. 昨日下午,雖然天氣晴朗,但氣溫仍很低,在西安市朱雀門外的護城河旁,有不少釣魚愛好者在各展身手.從四川來西安打工的姜師傅竟然不畏嚴寒
-
[ 本帖最後由 changpa 於 2012-4-21 18:32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