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06|回復: 0

[稗官野史] 朱元璋為何那麼喜歡朱標﹖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3-8-14 08:02:0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朱元璋和馬皇后一共有五個兒子。說起來﹐朱元璋和朱標在政見上是很不一致的。朱標認為﹐對待功臣應該仁慈﹐不能夠一味地殘殺。他對朱元璋殺功臣的行為很不滿﹐多次表達了反對意見。為此﹐還多次和朱元璋吵鬧。在一些歷史記載中﹐還說到了朱元璋曾因為朱標勸說他而追打朱標。接著朱元璋為了說服朱標﹐把一根帶刺的荊棘拿在手裏﹐把荊棘上的刺拔掉﹐告訴朱標﹐只有把這些刺拔掉了﹐你拿著才不被扎。朱元璋用這種方式﹐告訴朱標他殺功臣的原因。但是朱標並沒有聽他的。由此可見﹐兩個人的政見﹐確實是很不一樣。既然政界並不一樣﹐朱元璋為什麼卻一心一意要選朱標為太子呢﹖他為什麼沒有考慮過其他人呢﹖
  關於這個問題﹐有兩個比較容易理解的原因。
  一是朱標是嫡長子。作為嫡長子﹐當然具有天然的繼承權﹐朱元璋讓朱標繼承皇位﹐肯定是說得過去的。
  二是馬皇后雖然有五個孩子﹐第四子和第五子是不是馬皇后的兒子並不確定。剩下的就只有三個兒子。而這三個兒子中﹐第二子和第三子是典型的皇二代﹐紈褲子弟﹐很不成器。他們品行很惡劣﹐吃喝玩樂﹐不幹正事兒。對於這樣的皇二代﹐朱元璋顯然是不可能考慮的。
  這樣一來﹐朱標就成了唯一的人。不過就算朱標是朱元璋唯一的繼承人﹐但是朱元璋對朱標的培養﹐實在也顯得太誇張了。朱元璋把朝中的所有大臣﹐都安排給朱標當老師﹐同時還經常放權給朱標﹐讓朱標獨自處理朝廷事務﹐大臣不用向他彙報。朱元璋這種做法﹐在歷史上的其他皇帝看來﹐是一種大忌。為什麼說是一種大忌呢﹖
  比如清朝的皇帝﹐康熙皇帝之所以發生「九子奪嫡」的現象﹐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康熙皇帝不願意過早把權力讓出來。如果他的皇子們和朝臣們聯繫得太緊密﹐那麼他會對這個皇子非常忌憚﹐比如八阿哥胤祀﹐因為有非常多的大臣推薦他﹐讓他當繼承人﹐所以康熙非常生氣﹐堅決打擊自己的這位皇子﹐完全剝奪他當繼承人的資格。
  再比如乾隆皇帝﹐雖然已經把嘉慶立為繼承人﹐但是他一直不願意讓出權力給嘉慶﹐而嘉慶也不敢與朝中的任何大臣有眉來眼去的現象。和珅明明知道把嘉慶伺候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他依然在乾隆當皇帝的時候﹐不敢和嘉慶有任何接觸﹐坐失了結交嘉慶的機會。可見繼承人和朝中大臣保持足夠的距離是多麼重要的事情。
  別說清朝的皇帝﹐其他朝代的皇帝情況也是一樣的。比如唐朝的皇帝﹐唐玄宗把李亨確立為繼承人以後﹐他就非常害怕李亨與朝中大臣勾結﹐尤其是與那些掌兵的大臣勾結。唐玄宗的乾兒子王忠嗣本來對唐玄宗忠心耿耿﹐並且他有很不錯的主張﹐但唐玄宗聽說王忠嗣和太子李亨的交往很密切﹐因此就嚴厲打擊王忠嗣。唐玄宗之所以要這樣做﹐就是害怕王忠嗣和李亨聯合起來﹐對自己不利。
  總之﹐所謂的「防火防盜防太子」﹐大概就是所有皇帝的真實心態。可是﹐為什麼朱元璋對他的太子朱標﹐卻完全沒有防範之心呢﹖難道他不害怕朱標和大臣聯合起來﹐對他的皇權不利嗎﹖
  我認為﹐朱元璋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朱元璋作為一個開國皇帝﹐在他看來朱家的江山比任何東西都重要﹐當時朱元璋最在意的問題﹐並不是他的太子是不是容易奪他皇位的問題﹐而是他朱家的皇位會不會被其他大臣奪去的問題。也許在朱元璋看來﹐他的兒子真的奪了他的皇位﹐這也不算是一個大事情﹐但是如果朱家的江山被其他有功的大臣奪去了﹐那就是一件天大的事。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朱元璋才會把所有那些朝廷中的大臣﹐都安排給朱標當老師﹐目的只有一點﹐讓朱標和這些朝中大臣建立一種很親近的關係﹐同時讓朱標在這些朝臣們心中具有威望。這樣一來朱標就能夠控制朝臣了。
  事實上﹐朱元璋殺功臣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他殺掉了胡惟庸、楊憲、汪廣洋等人。第二個階段﹐他殺掉藍玉、李善長等人。第一個階段朱元璋是怕這些大臣奪取自己的皇位﹔第二個階段恰好是朱標去世的時候。朱標去世了﹐朱元璋覺得朱允炆和那些大臣關係不密切﹐怕朱允炆無法鎮住大臣們﹐所以才開始第二輪殘殺。可以說﹐朱元璋為了朱家江山的穩固﹐真的稱得上是苦心孤詣的。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30 03:58 , Processed in 0.11049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