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81|回復: 0

[稗官野史] 胡宗南個矮被黃埔軍校淘汰當場大哭驚動廖仲愷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2-9-21 01:58:2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1924年6月﹐孫中山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幫助下﹐於廣州黃埔長洲島創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這個學校有一個更著名的名字「黃埔軍校」。從1924年到1949年底﹐黃埔軍校在大陸開辦了23期﹐包括各分校、訓練班在內﹐培養出了23萬多名畢業生。其中﹐不少畢業生成為共產黨與國民黨的知名將領。
  胡宗南是浙江鎮海人﹐國民黨陸軍一級上將﹐深得蔣介石的寵愛和器重﹐指揮40餘萬精銳部隊﹐人稱「西北王」。一生戎馬30年﹐經歷了黃埔建軍、東征、北伐、第一次國內戰爭、抗日戰爭、第二次國內戰爭等中國現代史上幾乎所有的重大事件。但是﹐當年胡宗南參加黃埔軍校入學考試﹐因為個子比別人矮﹐身體又較瘦弱﹐差點在體檢時被淘汰出局。幸好他及時施展「哭」功﹐硬是「哭」進了黃埔軍校。
  1924年﹐黃埔軍校在上海秘密招生﹐進行初試﹐合格後再到廣州複試。上海初試的主考官是毛澤東﹐胡宗南順利通過﹐可接下來在廣州複試就沒有這樣簡單了。體檢複試﹐考官讓考生站成一排檢查身高。胡宗南身高不足1。6米﹐一下子就被拎了出來。考官不客氣地說﹐「你根本就不是當兵的材料。」這就意味著﹐還沒進入文化考試環節﹐胡宗南就被「哢嚓」了。
  這個結果是胡宗南無論如何沒有想到的。他怔了怔﹐突然蹲在地上號啕大哭起來。在舉目無親的地方﹐這個29歲的男人第一次體會到了「絕境」兩個字的含義。哭了一陣後﹐胡宗南醒悟過來。他猛然站起來﹐大聲責問把他拎出來的考官﹐「為什麼不讓我參加國民革命?革命是每個年輕人的義務﹐個子矮怎麼了﹐拿破侖的個子也不高﹐總理孫中山先生只有1。68米﹐廖仲愷先生更矮嘛﹐國民革命怎能以相貌取人呢。」
  這時候在旁邊一間屋的黃埔軍校黨代表廖仲愷被驚動了﹐他出來後對胡宗南說:「這位同學﹐我批準你參加考試」。當即寫了一張紙條交給胡﹐上書「國民革命﹐急需大批人才。只要成績好﹐身體健康﹐個子矮一點也是應該錄取的。」憑著廖仲愷的紙條﹐胡宗南參加了文化考試﹐成為黃埔軍校一期的一員。當然﹐那時候的廖仲愷沒有想到﹐這個差點被淘汰的小個子﹐日後會成為國民黨最著名的將領之一。
  「既生瑜﹐何生亮?」這是三國東吳大將周瑜的一句名言。對此﹐胡宗南有很深體會。他這輩子與無數對手過招﹐最難忘的一位可能就是陳賡了。這位老同學與他從黃埔軍校就開始爭鬥﹐直到解放戰爭還沒停息。兩人都是黃埔軍校一期生。陳賡是青年軍人聯合會成員﹐而胡宗南則加入了孫文主義學會。兩派經常因為思想和立場的不同而發生衝突﹐打架鬥毆是家常便飯。有一回﹐在一次集會上﹐兩派又起爭鬥﹐鬧成一團。陳賡開始和李仙洲對陣﹐胡宗南跑過去幫李仙洲的忙;陳賡一時火起﹐操起一隻板凳追趕胡宗南﹐把後者趕得狼狽逃竄﹐帽子都跑丟了。
  陳賡成名很早﹐被稱為「黃埔三傑」(另兩人為蔣先雲和賀衷寒)之一。當時還有一首打油詩說:「蔣先雲的筆﹐賀衷寒的嘴﹐靈不過陳賡的腿。」說的是陳賡在第二次東征中救蔣介石一命的事情。1925年秋國民革命軍進行第二次東征。東征軍總指揮蔣介石在華陽鎮一役中遇險﹐陳賡背著蔣介石﹐靠著兩條長腿健步如飛﹐最終在槍林彈雨中讓蔣過河脫險。
  1933年春天﹐因為叛徒告密﹐陳賡在上海被國民黨當局抓獲。後來送到南昌。蔣介石見到陳賡時說:「陳賡﹐你瘦了。」陳賡回答:「瘦吾貌而肥天下。」陳賡說:「校長也瘦了。」蔣介石說﹐「國家如此﹐生靈塗炭﹐寢食不安哪!」陳賡說﹐「身為一黨一國領袖﹐校長瘦而天下更瘦﹐這是為何?」蔣介石無言以對。
  陳賡性格非常豪爽﹐行事不拘小節。1943年的一天﹐陳賡等軍政幹部在聽毛澤東作報告。聽了一陣﹐陳賡突然站起來﹐直接往主席臺而去。毛澤東楞了﹐問:「陳賡同志﹐有何急事?」陳賡也不回答﹐取過毛澤東的杯子﹐喝了一大通後才報告:「天太熱﹐借主席一口水。現在沒事了!」在場的幹部哄堂大笑﹐毛澤東也不禁笑起來。令人痛心的是﹐1961年﹐年僅58歲的陳賡病逝於上海﹐共產黨痛失良將。當年考試時與陳賡並排而坐﹐後來一同進入黃埔軍校的宋希濂﹐經常想起老同學:「陳賡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解放後的幾次會面﹐他沒有一點以勝利者自居的神氣﹐令我心折和懷念。」
  1948年﹐淮海戰役快要結束時﹐毛澤東曾以人民解放軍中原和華東兩司令部的名義﹐寫了一篇800餘字的廣播稿《敦促杜聿明等投降書》﹐讓杜聿明幾乎家喻戶曉。杜聿明也是黃埔一期出身。杜聿明是陜西米脂縣人﹐書香門第出身﹐可他卻老想著投筆從戎﹐幹出一番可歌可泣的事業。1923年﹐杜從榆林中學畢業後﹐一次無意在《新青年》上看到黃埔軍校的招生廣告﹐同時﹐也在另一份報刊上看到吳佩孚辦洛陽軍官學校的招生廣告。經過慎重考慮﹐杜聿明選擇了黃埔軍校。
  1924年3月﹐杜聿明與堂兄杜聿鑫﹐同鄉青年閻揆要、關麟征等11人﹐從北京取道天津﹐搭乘英輪南下廣州。他們在陜西會館住下後﹐隨即上街打聽招生情況﹐獲悉軍校還在招生﹐但報名者超過1000多人。為了保證被錄取﹐他們決定由杜聿明執筆﹐給國民黨元老、原陜西靖國軍總司令於右任先生寫了封信﹐請求他幫忙做個介紹。原來於右任是杜聿明父親的同窗好友﹐又同是早期的同盟會員﹐感情很深。半個月後﹐愛惜人才的於右任回信﹐不但請他們吃飯﹐還慷慨地寫了一封介紹信給黃埔軍校校長蔣介石﹐說這裏有11位陜西有誌青年﹐前來報考黃埔軍校﹐希望破格錄取﹐以便將來到北方開展工作。
  據稱﹐蔣介石收到於右任的介紹信後很高興﹐專門找來負責錄取工作的人員﹐當面交代說:「于先生送來的學生理應全部收下!」4月下旬﹐黃埔軍校舉行最後一次補考。也許是因為運氣好﹐也許是於右任的介紹信起了作用﹐總之4月底放榜﹐杜聿明等11人全部榜上有名。入校後﹐杜聿明收到了國民黨和共產黨的入黨登記表。那時候﹐他對於什麼是國民黨、什麼是共產黨一無所知﹐只好從字面意思來理解。他想﹐「共產」大概就是把家裏的財產拿出來分給大家。杜聿明家中比較殷實﹐有些捨不得「分財」﹐所以就填寫了國民黨的表格。
  當然﹐杜聿明做夢也沒有想到﹐就在他加入國民黨的當兒﹐他的妻子曹秀清正在陜西榆林中學﹐舉著右手向共產黨黨旗莊嚴宣誓呢。他更沒有想到﹐後來他能當上國民黨的大官﹐1949年卻成了共產黨的俘虜﹐1964年又擔任了人民共和國的政協委員。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5-1 04:26 , Processed in 0.11534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