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39|回復: 0

[稗官野史] 馬島戰爭阿根廷為什麼會失敗?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0-12-3 02:15:5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馬島戰爭全稱為馬爾維納斯群島戰爭﹐是英國和阿根廷為爭奪馬島(阿根廷稱「馬爾維納斯群島」)的主權而爆發的一場戰爭。在這場戰爭中﹐最終以英國攻破阿根廷的天然防衛線結束﹐阿根廷戰敗﹐那麼阿根廷為什麼會在馬島戰爭中失敗呢?
  1982年4月2日至6月14日﹐英國與阿根廷在南大西洋為爭奪馬爾維納斯群島(簡稱馬島﹐英稱福克蘭群島)的主權歸屬﹐爆發了二戰後規模最大的一場島嶼爭奪戰﹐史稱英阿馬島戰爭。雖然其規模遠遠不及一戰、二戰中那些場面宏大的海戰﹐但是﹐由於導彈、核潛艇等新技術裝備投入戰場﹐使這場海戰明顯區別於傳統海戰﹐它實際上揭開了高科技戰爭時代來臨了。
  馬島是扼守大西洋和太平洋海上交通的要衝﹐南大西洋和南美洲大陸安全的屏障﹐戰略地位極為重要。馬島主權之爭由來已久﹐英阿雖經多次談判﹐但進展不大。1982年2月雙方談判再次破裂﹐阿政府決心訴諸武力解決爭端。3月19日阿根廷斯科蒂斯公司60人乘海軍指揮的運輸船﹐以拆除一個保加利亞人在南喬治亞群島所建立的鯨魚加工廠的陳舊設備為名﹐在該群島萊斯灘登陸﹐並插上阿國旗﹐引起英方強烈抗議﹐兩國關係惡化。3月28日阿方開始秘密出兵。4月2日和3日﹐阿軍先後在阿根廷港和南喬治亞島登陸。在阿軍的突然襲擊下﹐英守島部隊(馬島198人、南喬治亞島22人)進行短暫抵抗後﹐被迫投降。英國隨即宣佈以武力收復被佔島嶼﹐馬島戰爭爆發。
  為了扭轉被動局面﹐英國迅速成立了戰時內閣﹐並調集三軍兵力﹐徵用商船﹐組建特混艦隊。對馬島周圍200海里範圍以內海空進行封鎖的部署。在完成海空封鎖部署後﹐英軍開始空襲馬島阿軍機場、雷達站和防空導彈陣地﹐炸毀機場上的飛機﹐襲擊阿軍艦船﹐切斷海上補給線﹐逐步奪取馬島地區的局部制空權和制海權﹐並進行登陸前的各項準備工作。5月21日英軍在阿設防薄弱的聖卡洛斯港登陸﹐並迅速擴大登陸場﹐建立了灘頭補給基地。27日英軍登陸部隊兵分兩路﹐東進南下。6月1日兩路英軍在阿根廷港外圍第一道防線會合﹐並奪占距該港僅25公里的重要制高點肯特山和查林傑山。6月11日英軍開始對阿根廷港發起總攻。12日拂曉前﹐攻佔了距阿根廷港15公里的朗登山、兩姊妹山、哈里特山﹐突破阿軍第二道防線。13日晚﹐英軍再次發起進攻﹐至次日中午先後攻佔了無線嶺、欲墜山、威廉山等地﹐突破阿軍第三道防線﹐阿軍投降﹐馬島戰爭至此結束。
  整個戰爭中﹐阿軍死傷2300餘人﹐被俘11800餘人﹐損失艦船11艘﹐飛機117架﹐耗資10億美元以上﹐間接損失20多億美元。英軍傷亡1032人﹐被俘210餘人﹐損失艦船16艘﹐飛機34架﹐耗資約12億美元以上。馬島戰爭﹐英國遠涉重洋、勞師遠征﹐戰略上弱點很多﹐但取得了勝利﹔阿根廷為收復領土而戰﹐國民熱情高﹐本土距離戰區較近﹐投入的兵力規模也遠超過英國﹐還掌握先機制敵的主動權﹐也算是佔盡天時、地利、人和﹐但卻從勝利開始、以失敗告終。英阿雙方的戰爭表演耐人尋味﹐阿軍失敗的教訓尤為值得反思。
  本文以為﹐阿方失敗﹐最根本的就是敗在屢屢失誤的戰略決策上。
  戰略決策是對作戰對像、戰略方針、戰略方向、戰略任務、戰略部署等關係戰爭全局的重大問題做出的決定、策略和辦法﹐是指導戰爭的一項根本性任務。然而在這個根本性問題上﹐阿方領導人卻出現一系列失誤。這一系列的失誤﹐首先表現在戰前對戰略形勢判斷一廂情願﹐對英國及國際社會的反應估計嚴重不足。馬島主權爭奪由來已久﹐雙方之前的談判雖然進展不大﹐但也取得了一些成果﹐阿方之所以急於以武力解決馬島問題﹐不僅是馬島在1970年代發現石油﹐經濟價值凸增﹐更重要的想通過解決馬島問題﹐轉嫁國內危機﹐緩和國內矛盾﹐這一戰略企圖本身就帶有很大的盲動性和風險性。阿方估計﹐英國遠隔重洋﹐鞭長莫及﹐不會為爭奪馬島而進行戰爭﹔美國不可能支持英方﹐最多只能保持中立﹔北約國家自顧不暇﹐不會多管閒事。正是基於這種不太現實的戰略判斷﹐阿方盲目樂觀、過於自信、心存僥倖﹐缺乏足夠的應戰準備﹐貿然決定出兵馬島﹐結果自然是事與願違。戰端一發﹐不僅英國很快作出反應﹐美國也積極為英國提供軍事援助﹐北約組織還對阿根廷實施軍事禁運和經濟制裁。由於阿根廷沒有建立起自己的國防工業體系﹐武器裝備主要依賴進口﹐西方的武器禁運致使阿武器裝備得不到及時的補充和修理﹐後續打擊能力大大減弱。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一個國家的軍事裝備完全靠別國來供給﹐把維護國家安全的希望寄托在別人的身上﹐是絕對靠不住的。
  其次﹐阿方過高地估計了並不強大的軍事實力﹐戰爭準備嚴重不足。阿陸軍實力雖然較強﹐但已有100多年沒打過仗﹐參戰的守島部隊半數又是訓練不到三四個月的新兵﹐沒有進行高寒島嶼作戰的適應性訓練﹐體質弱﹐難以適應戰場環境﹔軍官指揮能力低下﹐有的軍官連最起碼的軍事常識都沒有﹐不知道如何組織抗登陸作戰﹐甚至用明碼發報。這與以職業軍人為主體、作戰經驗十分豐富的英軍形成強烈反差﹐在低估了敵人、高估了自己的情況下﹐阿軍的戰爭準備﹐無論是精神上還是物質上都嚴重不足﹐尤其是守島官兵的物資儲備嚴重不足﹐加上作戰消耗和英軍封鎖﹐阿軍的後勤補給成了難以解決的問題。
  阿方戰略決策的失誤﹐還表現在戰爭爆發後的戰略部署不當上。當英國作出強烈的出兵反應後﹐阿對英軍企圖、戰略方向、周邊環境和戰場態勢的判斷再次出現失誤﹐兵力部署因此背道而馳。阿方原以為英軍會進攻阿根廷本土﹐還擔心鄰國智利會趁火打劫。因此﹐阿根廷把大量兵力用於大陸防禦﹐大大削弱了在馬島地區的作戰力量。馬島戰區的兵力部署也嚴重失衡﹐過於分散﹐彼此間缺乏有機的聯繫﹐沒有形成環形、立體、互為犄角、富有彈性的總體防禦體系。再加上阿根廷三軍作戰思想不統一﹐各行其是﹐各自為戰﹐戰略戰術消極被動、機械呆板﹐更是讓阿根廷錯誤的戰略部署雪上加霜。
  阿根廷在戰略決策上的一系列失誤﹐導致戰爭勝利的天平一再向英軍傾斜。戰略決策的失誤是最大的失誤。阿根廷的教訓提醒我們﹐只有把敵我雙方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科技以及歷史、地理等方面的實際情況﹐放到特定的國內、國際環境中﹐進行全面的、辯證的、科學的分析、比較﹐才有可能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這既是戰爭戰略指導的起點和關鍵﹐也是決定戰爭勝負最根本性的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5-6 17:11 , Processed in 0.10586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