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46|回復: 0

[稗官野史] 歷史上的商紂王真有那麼壞嗎?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0-9-17 09:59:5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在牧野之戰中﹐陝西的周部落滅亡了商朝﹐建立了周朝。這場戰爭如此重要﹐參戰的周軍卻少得可憐。《尚書》記載﹐周武王帶著三百輛戰車﹐三百名虎賁參戰。後來孟子覺得三百人少了﹐懷疑是抄寫錯誤﹐改成了三千虎賁。這個改動還是合理的﹐因為按照慣例﹐一輛戰車大致應該配十個戰士。那麼說起來﹐周武王投入戰鬥的主力軍就是三百輛戰車﹐幾千戰士。
  大家把這個數字抄來抄去﹐最後輪到司馬遷。司馬遷是個頂級史家﹐但他有個毛病貪多喜功﹐迷戀大數字。所以他寫牧野之戰的時候﹐出手豪闊﹐在「戎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後面又有整有零地加上「甲士四萬五千人」。反正四萬五千人也不用司馬遷養活﹐他就很大方地給周武王派去了一支生力軍。
  但是這四萬五千人其實要不得。現代歷史學家仔細考證周部落的人口﹐認為周武王治下的子民﹐男女老少加在一起﹐也就是在5~10萬之間。他哪來的「甲士四萬五千人」?當時真正的情況很可能是幾千人圍著幾百輛車﹐站在一個叫牧野的平原上﹐準備推翻一個有六百年歷史的王朝。一個叫姬發的人在大喊大叫﹐給他們打氣。一個叫姜尚的人站在戰車裡﹐陰險地策劃進攻。
  在他們對面﹐是一個據說壞得淌水的殷紂王。說起來﹐殷紂王簡直壞得離奇。他的太太妲己也和他一樣壞。翻遍中國歷史﹐找不出比他們倆更壞的一對夫妻。他們簡直是禽獸中的比翼鳥﹐惡棍中的雙截棍。但是紂王並不是一開始就那麼壞。他變壞有個過程。比如﹐出兵前周武王特地召開動員大會﹐聲討殷紂王。但在大會上﹐周武王也沒列出什麼像樣的罪狀﹐說的相當含糊﹐重點渲染的是紂王聽女人的話、不重用親戚、祭祀活動搞得不頻繁。光靠這些罪狀﹐很難勾勒出一個暴君的形象。
  後來的作家讀了這些罪狀﹐也覺得不過癮。周武王是聖君的典範﹐那他的對手也該是暴君的楷模!所以殷紂王的罪行必須豐富多彩。作家們開始發揮自己的想像力﹐不斷添磚加瓦。到了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殷紂王的罪行已經頗為可觀了。
  司馬遷津津有味地寫道﹕「紂王修鹿台、設炮烙、挖比干的心看是不是有七竅﹔有位妃子有點性冷淡﹐他就殺了這位妃子﹐還順便把她爸爸也做成了肉醬﹔周文王聽見這事歎了口氣﹐就被紂王抓起來敲詐錢財。」又據說﹕「殷紂王往大池子裡灌滿酒﹐往林子裡掛滿了肉﹐然後男女裸相逐其間﹐逐累了就喝酒吃肉。」當然﹐這個娛樂方式聽上去相當土鱉。
  顧頡剛寫過一篇考證文章《紂惡七十事的發生次第》。他發現殷紂王共有70條罪狀﹐都是各朝各代陸續加上去的。比如戰國增加20項﹐西漢增加21項﹐東晉增加13項﹐而且這些罪狀越寫越誇張。就像司馬遷說紂王修建了鹿台﹐劉向就補充說﹕「鹿台高達一千尺!」晉朝的皇甫謐一使勁﹐鹿台又變成了高一千丈!商周時候一丈大約折合兩米。紂王為了淫樂﹐要爬上兩公里高的鹿台。這時﹐我們已經搞不清楚這是一個殘暴的君主呢﹐還是一個優秀的登山運動員?
  在牧野﹐紂王一敗塗地。大戰前夕﹐司馬遷慷慨地賞給了紂王七十萬軍隊。但考慮到當時的人口規模﹐紂王怕是消費不起這麼奢華的一支軍隊。據估計﹐紂王的軍隊最多也只有幾萬人。幾千周軍(還要加上一些同盟軍)和幾萬商軍展開決戰。據說戰鬥過程非常慘烈﹐血流得把木棒子都飄起來了。這些木棒子引起了孟子的憂慮。他覺得這個說法政治上不正確﹕「仁人無敵於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這裡的確有矛盾因素。首先大家一口咬定﹐周武王是仁慈的﹔但是反過來說﹐這麼一場大戰不多死些人也確實不過癮。因此﹐大家想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周軍剛發起衝鋒﹐商朝前面的軍隊就反戈一擊。於是前隊和後隊自相殘殺自相踐踏﹐結果﹐「血流漂杵」。因此﹐雖然士兵死得很壯觀﹐但都不是周武王殺的。
  書上就是這麼記載的。據說﹐商紂王逃走﹐登上鹿台﹐自焚而死。周武王尾隨而至﹐向燒焦的屍體射了三箭﹐砍下了他的腦袋﹐掛在太白旗上。商王朝就此終結。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5-8 01:34 , Processed in 0.14303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