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01|回復: 0

[稗官野史] 北宋與西夏的三川口之戰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0-8-23 09:15:0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公元1004年潭州城下數萬遼國精騎和宋將石保吉率領的精銳宋軍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激戰,宋軍依托戰車和鹿角大敗遼軍,遼將蕭達賴不久也中箭陣亡,宋遼達成潭淵之盟,石保吉這位開國元勳石守信的兒子為石家軍贏得了無上的榮耀,也為宋帝國贏得了30多年的和平,可惜和平和光榮是如此的短暫,30多年後隨著石守信的孫子石元孫在三川口成為了敵軍俘虜化為了塵埃。
  正在延州危急時刻,一支精銳的宋軍部隊正在飛速晝夜兼程趕往延州,帶隊的正是宋朝的名將鄜延、環慶副都部署副總管劉平鄜延副都部署石元孫,石元孫上。劉平此人堪稱文武雙全,弓馬嫻熟,武曾經剿匪立功,文居然進士及第,曾經擔任監察御史,最後出任西北的高級軍官,曾經準備上書仁宗皇帝,闡述了攻取西夏的方略,不過奏折還沒上交,一場大戰就等著他了。
  最早劉平先是在慶州接到援救土門命令,所以匆忙帶了3千騎兵出發了和石元孫會合後又接到命令援救延州,同時劉平向各路人馬發出集結命令,平急著往前趕走到離三川口10里發現其他各路人馬沒到,又向回走20里終於和鄜延路都監黃德和部2千人,以及巡檢萬俟政、郭遵部會合,宋軍總的數量宋史記載步騎萬餘。西夏軍約10萬人,宋軍處於明顯劣勢,有部下向劉平提出雙方實力過於懸殊,劉平平時為人俠直,又有點輕敵,道義士赴人之急,蹈湯火若平地,況國事乎!」毫不猶豫的殺向延州,李元昊聽到消息心生毒計,派人假冒范雍手下,對劉平說:「范雍在東門等候將軍,不過怕奸細混入,希望將軍部隊分批開拔。」
  此時劉平離延州20里,劉平先後發了50隊2500名士兵,這時發現先前的使者不見了,發現有詐,立即部隊結成戰鬥隊形,繼續進發,在離延州5里,三川口突然遭遇李元昊的部隊,只見西夏軍四山鼓角雷嗚,埃煙斗合,蕃兵牆進很快兩軍中午時分隔延水對峙,雙方陣型都很穩重排出防守型的偃月陣,這是個適合長程弩箭發揮的陣型,大將據中,兩翼可以對中間的敵軍發動鉗形攻勢,西夏軍首先開始進攻,他們涉過延水後改變陣型,變為橫陣衝擊隊形,劉平立即下令大將郭遵和王信帶騎兵半渡而擊,大將郭遵,手中鐵鞭,鐵槍,一共有90多斤,王信也曾經生擒盜匪70餘人勇悍過人兩人都是有名的勇將,聽得命令當即殺了過去,李元昊見郭遵一馬當先,下令麾下一名勇將前去阻擋,郭遵一鞭就把敵將腦袋敲得粉碎,宋軍大呼,郭遵帶兵奮擊,所向披靡西夏人死傷慘重,當即被擊斃數百人,更有近千人溺水身亡。
  但西夏人數太多,而且訓練有素所以依然陣型不亂郭遵的騎兵隊沒能攻入西夏核心陣地,西夏人不顧傷亡前仆後繼殺了過來,宋軍亂箭齊發,西夏人沒法靠近,就取來了巨型盾牌,掩護前進,劉平見勢身先士卒立即帶領宋軍蜂擁向前,展開混戰,西夏軍死傷慘重數千人陣亡,盾牌統統被宋軍奪取,劉平頭部,腿部都受了傷,但仍然堅持戰鬥,殘酷的戰鬥還在繼續西夏人繼續不知疲倦不顧傷亡的進攻,快日暮時分從西南方向衝擊宋軍,宋軍隊列被衝散,危急時刻大將盧政帶領200名士兵的強弩隊趕到,亂箭齊發,西夏軍又拖著同伴的屍體退了回去,但此刻宋軍連番惡鬥,消耗也很大。
  大將盧政建議暫時退卻,說此處四面是山,天色夜晚了,如果敵軍趁夜色居高衝擊,我們很難抵擋,但劉平否決了這個提議,這時候西夏軍暫時退卻,宋軍以為可以鬆一口氣,不少將士拿著戰利品到劉平面前邀功,劉平見將士有所鬆懈,連忙道,形勢危急,你們先自己把功勞記著,打完了,我一定重賞,誰知話還沒說完,西夏人派出輕裝部隊飛也似的殺到了宋軍陣前,宋軍一陣慌亂,加上征戰疲憊,被西夏人一衝,有點支持不住,陣列向後退了30多步,前軍4個指揮2000名騎兵被包圍,加上宋軍旗號系統混亂和劉平失去聯絡,正在緊要關頭,宋軍後軍都監黃德和貪生怕死,見前軍後退,就帶兵逃往甘泉,劉平的兒子拉住黃德和馬,苦苦哀求黃德和回軍,黃德和不聽,一溜煙就沒影了,宋軍見後軍奔逃,士氣沮喪,紛紛逃散,劉平極力阻止,留下了上千人繼續抵抗,西夏人見宋軍大亂,加緊攻擊,宋將郭遵見大勢已去,大呼殺賊,獨自一人殺入西夏戰陣,殺的西夏軍人仰馬翻,西夏無法抵擋,連連後退,郭遵立即殿後護衛宋軍退卻,舞動大槊擊殺左衝右突,無人可當,西夏人用鐵索企圖攔住他,郭遵此刻已經殺瘋了,這些鐵索統統被其打斷,西夏人只好調來弓箭手,郭遵的戰馬中箭倒地,西夏人瘋狂的衝上來將其殺害。
  宋軍此刻徹底潰敗,但也表現出了非凡的勇氣他們邊戰邊退,和西夏人激戰了三天,一直退到西南山,西夏人少有退卻,劉平帶著殘兵修建了7個寨子固守,李元昊得意洋洋,晚上派人求見劉平,劉平不理睬,接著又派人偽裝宋軍送文書,被劉平斬首,又派人高呼「汝降乎?不然,當盡死!」
  劉平不應。李元昊惱羞成怒帶領騎兵衝擊,宋軍早已精疲力盡,那裡架得住虎狼衝擊,頓時大亂,被一分為二,在軍陣東邊巡查的劉平和石元孫被俘獲,殘餘宋軍被全部殲滅。三川口戰役結束。劉平被俘後,威武不屈,破口大罵李元昊,說道「我頭頸三尺長,等著你來砍呢。」後劉平一直不肯屈服病死在西夏,再也沒能踏上故土,石元孫被放回了宋朝不久恥辱的病死了。
  劉平失敗了,但是他的失敗並不是沒有價值的,劉平以少量部隊拖住了西夏軍主力,此刻宋軍州都教練使折繼閔、柔遠寨主張岊,襲破浪黃、黨兒二族,斬軍主敖保,並代鈐轄王仲寶,以兵入賀蘭谷,擊敗蕃將羅逋於長雞嶺,李元昊接到敗報,焦頭爛額,只好退兵,不少文章僅僅認為是天氣下雪才使得退兵,事實並非如此,事實上劉平和西夏會戰,地上已經積雪很深,宋史記載時平地雪數寸,可見當時天氣就已經不好了,西夏退兵天氣不過是其中一個次要原因罷了,即使是因為天氣也正是劉平的自殺式戰鬥,才贏得了時間,促使包括天氣在內的變數增多,從戰術看三川口是失敗了,但從戰略上看,劉平達到了其目的,宋軍的指揮部延州保全了,當然劉平應該說指揮上也有不少商榷之處,不過瑕不掩瑜,劉平,石元孫,郭遵,萬俟政等被俘和犧牲的將領不愧為帝國英烈。
  西夏梁太后聞宋大軍來攻,召朝臣問計,一老將建議,堅壁清野,縱其深入,集精兵於興、靈、夏州,扼守要地,遣輕騎抄絕其糧道,待其糧草不濟,不攻自困。梁太后納其策,集12監軍司10萬精兵駐守興、靈要地。七月二十二日,種諤率軍先發,進圍米脂寨(今陝西米脂),宋廷以其輕出,命還師延州(今陝西延安),受王中正節制。八月二十三日,李憲總領7軍進抵西市新城(今甘肅蘭州東南),夏將禹藏花麻佯敗西走,訛勃哆等率萬人以城降。
  繼熙河軍再敗夏軍於女遮谷(今甘肅蘭州東),進圍蘭州。九月初二,李憲克蘭州。附宋首領巴令謁引三族兵破撒逋宗城。二十三日,王中正、高遵裕、種諤率軍分路進發。王中正行約數里,至向草平,即奏已入夏界,屯留9日不進,遣士卒往返取糧於麟州。二十五日,鄜延兵圍米脂,梁乙埋遣大將梁永能率8萬兵赴援,宋先鋒將高永能令其弟高永亨選精騎張左、右翼奮擊,大敗夏軍。二十八日,種諤再敗夏軍於無定河(在今陝西東北部米脂、綏德地區),擊殺8000餘。
  神宗以種諤功先諸路,不再受王中正節制。十月初四,夏米脂守將令介訛遇以城降。鄜延兵進軍石州(今陝西橫山北),夏軍棄城走。初七,熙河兵覆敗夏軍於女遮谷。十二日,涇原兵抵磨臍隘(今寧夏同心境),夏軍3萬據險阻擊,劉昌祚分兵奪隘,以重賞激勵將士奮擊,大敗夏軍,俘其統軍侄吃多理等22人,擊殺大小首領300餘,士卒2400餘,隨後長驅疾進。十五日,鄜延兵進逼夏州,夏將索九思以城降,繼進克銀州(今陝西橫山東)。十七日,環慶兵逼清遠軍(今甘肅隴縣西),夏將嵬名訛兀舉城降。高遵裕乘勝率軍挺進,連克運糧城(今寧夏同心東北)和韋州(今同心東北)。旋鄜延鈐轄曲珍敗夏軍於安定堡(今陝西子長西北)。河東兵自夏州進逼宥州(今陝西靖東)。熙河兵敗夏軍於屈吳山(今寧夏海原東南),進克會州(今甘肅靖遠)。二十七日,鄜延鈐轄曲珍敗夏軍於蒲桃山。涇原兵抵賞移口(今寧夏同心北),諸將欲取捷徑出黛黛嶺趨靈州。因糧草將盡,劉昌祚得知鳴沙川(今寧夏青銅峽南)有夏御倉,遂率軍前往,獲窖藏米百萬,重載直抵靈州。時城門未閉,宋先鋒軍乘機急攻,擊殺夏軍450人,幾乎奪門而入。高遵裕聞涇原兵先抵靈州,恐劉昌祚獨成大功,命圍城待援,不得攻城。
  十一月初一,環慶兵至南平州(今寧夏吳忠東南),遭夏軍阻擊,劉昌祚率數千兵赴援,未至,夏軍已退。初五,鄜延兵敗夏軍於黑水,擊殺1700餘人。次日,涇原、環慶兵合攻靈州,因夏軍已作好固守準備,高遵裕與劉昌祚不協,又缺乏攻具,攻城受阻。既而熙河兵敗夏軍於羅逋川,鄜延兵克石堡城。是月中旬,西夏連續遣輕騎襲掠宋軍糧運,潛師鳴沙川,三敗涇原總兵侍禁魯福、彭孫所率護糧軍,盡奪其解運糧餉。尋鄜延兵至鹽州(今陝西定邊),因糧草不濟,人馬乏食,軍大潰,僅3萬人還。王中正引軍抵奈王井(今陝西定邊東),亦因糧盡退歸,軍士死亡2萬。十九日,夏軍決黃河七級渠水淹灌涇原、環慶兵營壘,宋軍凍溺而死者甚眾。宋廷鑒於形勢危急,下令班師。高遵裕等僅率1.3萬兵走免。回師途中,又於葫蘆河(在今寧夏、甘肅邊境)遭夏軍襲擊,涇原兵潰走。李憲率軍進抵天都山(今寧夏海原東),聞諸軍潰退,乃引軍還。
  此戰,由於宋主將乏謀,不諳軍事,五路大軍不相統制,各自為戰,缺乏統一指揮。加之長途征戰,糧道被斷,招致慘敗。西夏料敵用兵,採取了縱敵深入,待其師老兵疲而擊的正確方略,決戰致勝。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5-7 22:09 , Processed in 0.09024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