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75|回復: 0

[稗官野史] 從合肥之戰看曹操的軍事智慧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0-8-23 08:49:3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經過羅貫中的渲染,已成為中國智慧的化身。在民間說某人聰明,必定外號其為「小諸葛」、「小孔明」之類。事實上,曹操的軍事智慧較之諸葛亮,毫不遜色。
  以實際的赤壁之戰而言,曹軍號稱八十萬,實有四十萬,孫劉聯合十來萬,兵力四比一而已。曹操雖敗績,其實原因很多,軍中疾病流行,將士水土不服,不諳水戰,天氣異常等等,與指揮者的用兵智慧關係並不緊密。就戰例而言,曹操遙控指揮的合肥之戰,比之赤壁之戰實在精彩很多。
  建安二十年二月(215),曹操率軍西攻張魯,東南兵力不足,派張遼、樂進、李典三將守合肥,只有兵士七千。臨行前,曹操寫了一道手令,密封於匣,交給護軍薛悌,封皮上寫有四字:賊至乃發。八月東吳孫權趁曹操西南戰事吃緊,後方空虛,親帥十萬大軍圍攻合肥。以七千對十萬,無異以卵擊石。合肥城內軍民震恐。護軍薛悌想起丞相密囑,會同張遼等三人,打開了「賊至乃發」的曹操手令。只見曹操寫道:「若孫權至者,張李將軍出戰,樂將軍與護軍不得出戰」。張遼等人商議敵軍十倍於我,若守城待援,援軍未到,城池必破,若按丞相手令,趁孫權合圍未成,尚可一戰。議定乃選勇士八百,逕開城門,奮勇而出。八百勇士所向披靡,一直攻到孫權的帥旗之下。孫權嚇壞了,即行撤退。張遼乘勝追擊,打敗孫權。
  合肥之戰是中國古代不多的以少勝多的戰例。東晉軍事評論家孫盛論道:「合肥守禦,弱而無援,若任勇,必好戰,戰則敗;若任怯,必生懼,懼難保。武帝勇怯並用,俱臻佳妙。」這一戰中,曹操顯示了極高的智慧。第一是用人智慧。張遼、李典,是善攻的猛將,樂進則用兵持重,曹操將他們巧妙組合,張、李出擊,用其所長,樂進守城,薛悌負責軍需不得參戰,不但知人善任,而且留有迴旋空間。若四人出擊,薛悌地方官,豈能善戰,張、李若敗,勢必全盤皆輸。第二是對敵人準確判斷的智慧。他率軍遠征,知孫權必定乘虛攻合肥,所以預留密令。又知孫權外強內怯,猶疑不決,所以他令張遼、李典乘其合圍未成而突擊,料定一戰必令孫權大軍膽寒,最後打敗孫權。這既有對孫權的性格判斷,又有對戰場走向的判斷。不然他只留七千守軍,豈不要將淮河以南大片沃土留給孫權,那遠征張魯還有何意義?
  合肥之戰,曹操的軍事智慧遠勝諸葛亮,他知人善任,以七千兵力戰勝十萬;而諸葛亮用馬謖失街亭,唱空城,差點被俘,是不會用人。倒是諸葛亮對司馬懿的判斷,與曹操對孫權的判斷,都毫髮不爽,差堪仲伯耳!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5-7 22:08 , Processed in 0.19790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