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06|回復: 0

[稗官野史] 崇琦為何只能含淚親手犧牲愛女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0-8-15 09:54:4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對於整個清代唯一的旗人狀元崇琦而言﹐人生不啻就像過山車﹐只是這輛過山車覽盡巔峰低谷後並沒有平穩的停在終點﹐而是一頭扎進了悲慘的深淵之中﹐空留無盡遺憾與感慨。
  崇琦是蒙古旗人﹐他的父親曾任大學士、軍機大臣﹐後來因為鎮壓太平天國督師不力﹐被革職抄家﹐忽啦啦好似大廈傾﹐崇琦的好日子跟著父親一起到頭了。家族敗落﹐令崇琦閱盡世態炎涼﹐他害怕與人交往﹐乾脆閉門讀書﹐苦練書法。學問和字在這一時期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安靜的書齋難以抵擋世事的變遷﹐太平軍北伐直逼北京﹐崇琦在朝廷的徵召下充任軍隊文案工作﹐他努力報效﹐珍惜機遇﹐在抵禦太平軍北進的過程中立下了功勞﹐被開復舉人身份﹐從而打開了仕途的競進之門。
  咸豐皇帝死後﹐同治即位﹐恭親王總理朝局﹐兩宮皇太后垂簾而治。同治三年﹐崇琦參加禮部會試﹐一舉取得了殿試的資格。在保和殿舉行的殿試過程中﹐歷經磨難的崇琦格外冷靜﹐文思敏捷﹐下筆如有神助﹐很快就完成了一篇字跡工整端秀﹐立論氣勢雄渾的經史時務策文。第二天﹐閱卷大臣從密封的考卷中圈出前10名﹐送呈皇帝御覽。慈禧皇太后一眼就看中了崇琦的卷子﹐用硃筆點為一甲第一名。拆封後﹐才發現被太后點中的居然是個旗人。這下子炸了鍋了﹐因為在順治朝開始的科舉考試中﹐為了籠絡漢族知識分子﹐曾有一個不成文的慣例﹐那就是所謂的「旗不點元」﹐也就是說一甲前三名是不能選旗人的﹐慈禧猶豫不決﹐只好交給軍機大臣和閱卷大臣去爭論﹐最後以只論文章﹐不論滿漢的結論保住了崇琦的狀元頭銜﹐此時的崇琦﹐成為了大清朝開國第一個被點為狀元的蒙古旗人﹐風光榮耀可想而知了。
  同治十一年﹐崇琦的女兒被慈安太后和同治皇帝看中﹐選為皇后﹐狀元家中飛出了鳳凰﹐在一般人看來﹐簡直就是天大的喜事﹐作為皇后父親的崇琦﹐再次加官晉爵﹐受封為三等承恩公。崇琦全家也靠著女婿被抬旗﹐從蒙古正藍旗升為滿洲鑲黃旗﹐對於崇琦一家而言﹐真好比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皇恩浩蕩與天齊﹐卻那裡能夠預料到﹐這是他們從巔峰到低谷的第一個轉折呢。
  崇琦的女兒阿魯特氏性格倔強﹐與慈禧搞不好婆媳關係﹐儘管有同治皇帝愛護﹐在宮中也是度日如年﹐身為父母的崇琦夫婦﹐雖然也隱約感到女兒在宮中的委屈﹐但他們只希望阿魯特氏能夠聽話平安﹐伺候好太后與皇帝﹐等到將來慈禧百年﹐同治親政﹐真正統領後宮﹐就是苦盡甘來之時。無奈天不遂人願﹐同治十三年﹐皇帝駕崩﹐噩耗接連傳來﹐慈禧竟要立皇帝的堂弟為君﹐如此一來﹐皇后阿魯特氏的地位將會變得史無前例的尷尬﹐她是大行皇帝的遺孀﹐新皇帝的堂嫂。這算是什麼身份﹐一旦將來新皇帝冊立皇后﹐她又在後宮何以自處。
  崇琦反覆思量﹐替女兒悲傷哀痛﹐但他知道﹐一切只有聽從慈禧的吩咐。他得知慈禧把自己女兒當成是眼中釘、肉中刺﹐明白為了讓女兒少受屈辱﹐為了使全家平安﹐只有一條路走。就在這時﹐皇后找人接父親進宮﹐崇琦跪在殿外﹐阿魯特氏問父親自己該怎麼辦﹐崇琦老淚縱橫﹐低聲哭訴﹐說﹕「不吃行不行?」阿魯特氏淒婉一笑﹐說「行」﹐於是絕食而死。慈禧除去心頭大患﹐過往不咎﹐下旨褒獎皇后賢德﹐懿旨厚葬﹐因為其懂事聰慧﹐謚曰「孝哲」。
  女兒死後﹐崇琦萬念俱灰﹐上書稱疾告退﹐朝廷不准。崇琦只有繼續效命﹐把這段傷心事永藏心底﹐孰能料到﹐多年後﹐他居然會再次被慈禧拖入一場浩劫﹐這一次﹐將是空前的慘烈!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5-8 14:47 , Processed in 0.10126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