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66|回復: 0

[稗官野史] 明清時期禁毒的那些事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0-7-26 11:11:3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說起中國歷史上的禁毒,最廣為人知的自然是林則徐的虎門銷煙。1839年6月3日,廣東虎門,欽差大臣林則徐指揮數百名役夫抬起一筐筐收繳的鴉片,轟的一聲倒入兩個生石灰池,不一會兒,池裏就咕嘟咕嘟冒出水泡,許久又漸漸歸於沈寂。站在銷煙池邊、心滿意足觀看這一幕的林則徐並不知道,他這一倒,不僅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和大清王朝的命運,也將「禁煙」一詞寫進了日後的中國歷史和世界史,時不時畫下重重幾筆。今天我們只知道禁鴉片是「禁毒」,殊不知,在古代中國人眼中,煙草和鴉片一樣,都叫「煙」,都算毒品。若這樣論,中國的禁毒大業,早在林則徐之前就開始了。
  明代,煙草經由呂宋(今菲律賓)、越南、朝鮮三條路線傳入中國,最初被當作草藥而流行於軍隊中。很快地這種「煙癮」就由軍中蔓延到民間。至明末,煙草已經在民間被大範圍吸食,相關的種植、販賣產業也發達起來。當時人們已經認識到吃煙的危害,社會上還流傳一種說法,說永樂以下的明代皇帝,都是「燕王」的後代,京城又是「燕京」,「煙」字諧音「燕」,「吃煙」就是「吃燕」,有吃掉燕王之後、攻破燕京之義,坊間甚至傳唱「天下兵起,遍地皆煙」的童謠,這不能不引起明朝統治者的恐懼。
  因此崇禎皇帝兩度發佈「紅頭文件」,要求國民戒煙,禁止官員在衙門等官府機構內吸煙,私藏或出售煙草都有可能被處死。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正式提出禁煙。不幸的是,崇禎禁煙的效果並不明顯,很快地大明王朝就壽終正寢了,似乎是「明亡於煙」讖言的應驗。既然「煙」戰勝了「明」,禁煙自然也就不了了之。
  明末內地的「煙癮」也傳播到了明朝的對頭滿洲境內,八旗子弟紛紛效仿明人吸煙,「癮君子」遍佈軍營內外。這樣的勢頭讓滿洲的領導者皇太極著了急。就在崇禎皇帝首次下令禁煙的同一年,後金戶部也發佈了禁煙告示,明文規定不許栽種、買賣、吃食煙草,違者重罰。在告示頒布的兩個月內,後金政府尚能嚴格執行。據記載,當時刑部審理的涉煙案件達60餘起,被處罰的有數百人,短時間內起到了一定效果。然而同崇禎禁煙一樣,皇太極的禁令最終也抵擋不住民眾吸煙的熱情,不久後金朝廷就主動撤銷禁煙令,允許民眾自種自吸,只要不去朝鮮購買即可。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5-8 17:34 , Processed in 0.13869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