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77|回復: 0

[稗官野史] 清朝「小膽兒天子」光緒皇帝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0-7-14 21:20:1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光緒皇帝﹐愛新覺羅·載湉(1871.8.14~1908.11.14)﹐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號光緒﹐史稱光緒帝。父親醇親王奕譞﹐生母葉赫那拉·婉貞為慈禧皇太后親妹。在位三十四年。死後溢號德宗。但你可知﹐光緒皇帝還有一個稱呼﹐那就是「小膽兒天子」。為何光緒皇帝會被叫「小膽兒天子」呢?
  同治十年(1871)六月二十八日﹐一向恬靜的醇親王府突然活躍起來﹐王爺的嫡福晉(即夫人)生了貴子。醇親王十分高興﹐給孩子起名叫載湉﹐希望兒子能像自家府邸旁的太平湖水那樣平平靜靜地度過一生。然而命運卻沒有按名字所寓意的那樣運轉。載湉具有十足的皇族血統﹐他的父親醇親王奕譞是道光帝旻寧的第七子﹐咸豐皇帝奕詝的親兄弟。
  載湉的母親葉赫那拉氏是慈禧太后的親妹妹。慈禧太后是載湉的姨母﹐也是伯母﹐他們本不應該有矛盾。不幸的是﹐他的表哥、也是叔伯堂兄的同治皇帝年紀輕輕就離開了人世﹐沒有後繼人﹐於是載湉成了離姨母最近、最容易控制的棋子。同治十三年(1874)十二月初五﹐同治帝載淳病逝。失去自己唯一的親生兒子﹐慈禧顧不上悲痛﹐她不會忘記兒子身後的巨大空缺。同治帝臥病的幾個月﹐慈禧一直在心中籌劃「立嗣大計」。等到兒子嚥氣的時候﹐她已經確定了人選。她沒有從載淳的下輩「溥」字輩中挑選人﹐因為這樣她會由皇太后升格為太皇太后﹐不宜隔代垂簾﹐也就無從控制朝政。經過反覆權衡﹐慈禧選擇了親妹妹的兒子年僅4歲的載湉。因為載湉年幼無知﹐便於控制。
  面對「飛來」的皇冠﹐載湉的父親奕譞傷心不已。他好不容易盼到一個兒子﹐卻要「貢獻」出去當皇帝﹐從此父子不再是父子﹐只能是君臣﹐相隔不遠卻難以相見。所以﹐當慈禧宣佈載湉為嗣皇帝時﹐奕譞失態地突然撲通一聲跪下﹐連連叩頭﹐並且嚎啕大哭﹐跌倒在地﹐昏迷不醒。
  當晚﹐一隊全副武裝的士兵領旨前往宣武門內的醇王府﹐執行慈禧的命令接載湉進宮﹐繼承皇位。醇王府第外掛滿燈籠彩旗﹐一派喜慶氣氛﹐而內室裡﹐奕譞夫婦卻為失去他們的愛子失聲痛哭。太監們給熟睡的載湉穿上蟒袍補褂﹐抱上了暖輿﹐就這樣﹐4歲的載湉在熟睡之中被抱進了皇宮﹐他一夜之間離開了爹娘﹐當上了大清國的第十一位皇帝光緒皇帝。 光緒幼年時有一段時間和慈禧感情很好。光緒初入宮時﹐由於太小﹐處處需要人照顧。而他的長相或氣質的某些方面帶有葉赫那拉家族的特徵﹐這激起了剛失去兒子的慈禧重新做母親的念頭﹐開始處處細心照顧光緒。
  慈禧把光緒領入自己的臥室﹐親自包攬了小皇帝吃飯、穿衣、洗澡、睡覺等瑣事。光緒小的時候﹐得過一種怪病﹐時常無緣無故從肚臍眼裡流出一種發黏的液體。為此﹐慈禧天天擦洗他的身子﹐衣服一日三換。光緒年幼時最怕雷聲﹐每次聽到電閃雷鳴﹐天公發怒﹐都嚇得渾身發抖﹐啼哭不止。每遇雷雨天﹐慈禧就把光緒摟在懷裡﹐一邊輕輕拍打他的後背﹐一邊哼唱著小曲。
  光緒長至5歲時﹐慈禧又開始抓他的啟蒙教育。最初﹐將「人之初、性本善」之類的詞句寫在一張張小方紙片上﹐一遍遍教小皇帝識字﹐並「口授四書五經」﹐隨後﹐慈禧經過反覆挑選﹐最後確定以書法和學問聞名的常州人翁同龢作為光緒的老師。當翁同龢為5歲的小皇帝授課時﹐慈禧曾多次親臨視察。光緒放學後的第一件事﹐即是前往慈禧居住的儲秀宮向慈禧背誦當日學過的功課。
  每一個女人身上都有母性的本能。當慈禧抱著年幼弱小的光緒時﹐很難斷言她內心沒有湧動過溫柔的波浪。但慈禧不是普通的女人﹐她不只是出於天性愛護光緒﹐更希望通過愛憐和辛勤指示﹐逐漸確立起一種特殊的人身依附關係﹐以便於今後對光緒長期控制。為此﹐慈禧想了許多辦法切斷光緒同他的生身父母之間的感情紐帶﹐通過潛移默化的辦法﹐使光緒帝在他那小小的心靈中﹐逐漸地樹立起他和慈禧太后的所謂「母子」關係。光緒稱慈禧為「皇阿瑪」﹐這是滿語﹐漢語的意思是「親爸爸」﹐並一直保留著這個稱呼。慈禧還把光緒關在森嚴的皇宮高牆內﹐多年不讓他回家。思念兒子的醇親王福晉慈禧的親妹妹曾多次帶著光緒喜歡吃的零食﹐要求進宮探望﹐都被慈禧無情地擋了回去﹐氣得她嚎啕大哭。直到多年以後﹐醇親王福晉病危﹐光緒才獲准重新邁進他出生的那個坐落在太平湖邊的王府大門。
  個性倔強、獨斷專行、經常與母親唱反調的同治皇帝給了慈禧很多教訓﹐為了使光緒帝從小就樹立起對她的絕對服從的觀念﹐她還特別注意對光緒進行「孝道」教育。不僅如此﹐慈禧還為光緒制定了一些不可違背的條規。每天早晨﹐光緒帝必須到慈禧的住處去問好請安。隨著光緒年齡的增大﹐慈禧對光緒的要也更加苛刻。在光緒磕頭請安的時候﹐沒有慈禧的命令﹐他是不敢起來的。如果遇到慈禧不高興﹐那麼光緒只得長跪﹐還不敢表示什麼不滿。每逢慈禧乘輿外出﹐光緒必須親自隨從。年少的光緒皇帝沒有一點人身自由﹐整日生活在慈禧的淫威之下﹐這給光緒幼小的心靈留下極大的陰影和創傷﹐致使他陷入無法言語的痛苦之中。正因這樣﹐光緒十分害怕見到慈禧﹐每見到慈禧總像見到獅子、老虎一般﹐戰戰兢兢﹐生怕惹怒慈禧。
  值得慶幸的是﹐他有愛護他的師傅們﹐翁同龢是其中之一。在翁同龢的耐心教育下﹐他勤奮好學﹐不僅衷心接受著禮制繁複的宮廷教育﹐而且極有耐心﹐對枯燥乏味的禮儀制度嚴格遵守。這讓老師翁同龢甚至慈禧都驚嘆不已﹐也讓慈禧放下心來﹕生性懦弱的光緒的確與倔強的同治不同﹐他容易被權威、規制所塑造。
  據記載﹐光緒入學後不久﹐一天﹐他指著書本上的「財」字對翁同龢說﹕「我不喜歡這個﹐喜歡『儉』字。」6歲幼童說出這般老成話﹐說明他對翁同龢關於君主美德的理解是十分準確的。翁同龢聽後非常激動﹕「皇上明白這個道理﹐真是天下百姓的福氣啊!」光緒11歲那年﹐在翁同龢的指點下﹐開始閱讀歷史典籍。當讀到唐朝衰亡時﹐他在書上批道﹕「唐朝之所以滅亡﹐在於宦官專權﹐懿宗之後更加沒有法度﹐所以亡國了。」他還以「漢章帝」為題﹐寫成一首「以史為鑑」的五言詩﹐被翁同龢譽之為「帝王御書中的第一篇上乘之作。」
  光緒有心成為「中興之主」﹐在他臥室的牆上﹐始終懸掛著康熙、乾隆先帝的畫像﹐他們的業績就是他的夢想。他因此十分勤奮。許多老臣也一致認為﹐光緒是自嘉慶、道光、咸豐、同治以來最勤勉的皇帝。但慈禧常常打破光緒的夢想。在上書房光緒雄心勃勃﹐充滿自信﹐似乎看到了自己若干年後一展鴻圖、意氣風發的樣子。可一到儲秀宮請安﹐他只能是唯唯諾諾。慈禧不再像以前那樣關心愛護光緒﹐為樹立自己的威信﹐她經常訓斥光緒﹐一次竟然對光緒動了刑具鞭笞。據記載﹐到後來光緒不僅到慈禧住所跪安時渾身發抖﹐即使聽到鑼鼓聲、吆喝聲、物體碰撞發出的巨響也心驚肉跳﹐太監們暗地裡叫他「小膽兒天子」。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5-11 06:11 , Processed in 0.09662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