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66|回復: 0

[稗官野史] 張良為何能夠功成身退?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0-6-23 07:18:2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古代的那些謀士﹐畢生的追求就是擇明主而輔之﹐然後建功立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比如姜子牙選擇了周文王﹐諸葛亮選擇了劉備﹐劉伯溫選擇了朱元璋。但位列「漢初三傑」的張良﹐卻是謀士中的例外。與其他謀士不同的是﹐張良在功成名就後﹐居然不願做官﹐而是急流勇退﹐離開劉邦﹐做起了隱士。要知道﹐這是很難的。大家艱苦奮鬥﹐九死一生﹐圖的是什麼?不就是為了享受勝利的果實嗎?可在這時候﹐張良卻主動放棄了﹐重新回歸普通人的生活。試問﹐古今中外有幾人可以做到?
  對於張良的選擇﹐歷史上給出的解釋是張良有大智慧﹐知道兔死狗烹的道理﹐因此退以保身﹐至於什麼黃石公的傳說﹐當然只是個託詞。不能說這個理由是錯的﹐但我覺得至少是不全面的。我認為﹐張良之所以功成身退﹐主要是因為他的人生目標已經實現了。那麼﹐張良的人生目標是什麼呢?這要從張良的出身開始說起。
  用現在的標準來看﹐張良是個典型的「官三代」﹐而且是最高級別的那種。張良的爺爺、父親都是韓國的宰相。如果不出意外﹐張良也極有可能子承父業。可是到了張良的時代﹐天下已經變了。秦國一家獨大﹐以虎狼之勢﹐吞併了其他六國。張良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熱愛的韓國被滅﹐那種痛苦肯定是巨大的。一來﹐作為韓國的貴族階層﹐也就是既得利益階層﹐他對這個國家的感情是深厚的﹐所謂「世受皇恩」﹐說得就是張良這種人﹔二來﹐張良的人生之路被突如其來的變故給斬斷了。他再也無法朝著宰相的方向努力了﹐因為作為一個亡國之民﹐他只能做一個普通人了。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在張良看來﹐正是秦始皇﹐以及秦國。
  所以﹐張良在歷史上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收買了一個大力士﹐去刺殺秦始皇。秦始皇的車隊經過博浪沙那個地方時﹐大力士出手行刺﹐可惜沒能成功。張良僥倖逃脫。刺殺秦始皇失敗後﹐張良經過了一段時間的人生低谷。大概﹐他覺得此生復仇無望了。可沒想到﹐秦始皇死後沒多久﹐天下頓時風起雲湧﹐在陳勝、吳廣兩位大哥的引領下﹐大家都開始從事一種叫做「造反」的工作。
  張良再次看到了希望。萬幸﹐他遇到了劉邦﹐然後開始了一段奇妙的人生旅程﹐滅了秦朝﹐建立了大漢朝。
  綜上所述﹐自從韓國被滅後﹐張良的人生目標就只有一個﹐那就是為韓國復仇﹐—而不是像別的謀士那樣﹐是為了建功立業﹐彪炳史冊。怎麼復仇呢?殺死秦始皇﹐或者滅掉秦朝。最終﹐他在刺殺秦始皇失敗後﹐完成了滅秦的大業﹐算是比較圓滿地實現了自己的人生目標。既然目標已經實現﹐那當然可以功成身退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5-8 07:01 , Processed in 0.08041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