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82|回復: 0

[稗官野史] 中國史上權貴為何爭喝人乳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0-6-23 06:59:2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人乳又稱奶汁,古人也稱“仙家酒”。它的來源,不言而喻;它的性平,味甘鹹,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乳化鈣、磷、鐵、維生素等多種成分,營養極為豐富。它不僅是餵養兒童的最佳食品,還有其它方面的奇特功效,因此古人很早就懂得用人乳來養生、治病及烹制美味。
  用人乳烹制美味佳肴,古書多有記載。《世說新語.汰侈》中講了這樣一件事:有一次晉武帝司馬炎到女婿王武子家做客,王武子設宴招待他。席上用的全是琉璃器皿(當時琉璃器皿很珍貴),侍女一百多人,都穿著綾羅綢緞。侍女端上來的菜肴中有一道蒸乳豬,又肥嫩又鮮美,味道好極了。武帝感到好奇,便問這道菜是怎樣做的。王武子回答說:「這是用人乳餵養的小豬烹調出來的,所以味道不同於一般。」武帝聽後,對他這種做法很不滿意,還沒吃完便拂袖而去。
  至於用人乳保健治病,在古代也很普遍。如《隨息居飲食譜》一書中說:人乳可以“補心血,充液,化氣,生肌,安神,益智,長筋骨,利機關,壯胃養脾,聰耳明目”。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說:人乳可治“虛損勞、虛損風語、中風不語”等病。南朝梁.沈約在《宋書.何尚之傳》中記載,宰相何尚之患勞疾多年,久治不愈,後飲了婦人乳才治好了。至明代服用人乳治病的情況更多,如《金瓶梅》第79回中就寫道:「只見玉簫問如意兒擠了半甌子奶,徑到書房與西門慶吃藥。」李時珍還曾記載過一首當時社會上流傳的《服乳歌》:
  仙家酒,仙家酒,兩個壺盧盛一鬥。
  五行釀出真醍醐,不離人間處處有。
  丹田若是幹涸時,咽下重樓潤枯朽。
  清晨能飲一升余,返老還童天地久。
  到清代用人乳治病之風更為普遍。不過在多數情況下,已不只是單獨喝人乳,而是將人乳配合別的中藥一起服用。如清代的雍正皇帝,一生之中最為中意的保健秘方,就是由33味良藥配成的“龜齡集方”。其中最重要的一味良藥,就是人乳。而身體病弱的光緒皇帝,在生命危在旦夕之際,禦醫給他開具的救命良方就是人乳燉溫(溫是一種多年生水草,屬於藻類,全草可以入藥)。
  除治病外,古人還認為人乳有美容、養生的作用。明李士材在《雷公炮制藥性解.人部》中說:人乳“味甘,性平無毒,入心肝脾三經,主健四肢,榮五臟,實腠理,悅皮膚,安神魂,利關格,明眼目,久服延年。”《史記》和《漢書》中都講了這樣一件事:張蒼為漢文帝時丞相,年老休官後,牙齒都掉光了,硬東西嚼不動。於是他想了個辦法,吸食人乳養生。這老傢夥有妻妾上百人,吃奶不成問題,每個人都可以做他的奶媽。就這樣在取之不盡的人乳養育下,他活了百餘歲才去世。這大概是大人食人乳的最早記載了。明謝肇浙在《五雜組》中也記載說:「穰城有人二百四十歲,不復食谷,惟飲曾孫婦乳。」靠喝曾孫婦的乳汁活到240歲,未免太離譜,難以令人置信。不過清代的慈禧太后靠人乳養顏、養生,這可是確鑿的事實。據說這老太婆兒時喝的母乳不算,從26歲開始,直到75歲去世,近50年間從未間斷過喝人乳,每天有3名奶媽專門為她提供充足健康的奶水。她堅信能夠保持青春長駐的最佳妙方就是人乳,這從她70多歲了還一直保持美麗的容顏上可以得到證實。
  除慈禧太后外,清宮中其它後妃也飲人乳成風。為此清宮規定,每個季節,精選奶媽40人,在內廷之中辟專室養護,稱為“坐秀奶口”;再選80人住在宮中,由內府專門供應飲食,稱為“點卯奶口”,即“候補奶媽”。當“坐秀奶口”出現意外不能供奶時,這些“點卯奶口”可以補缺。這些奶媽每個季節更換一批。
  當然,“人乳”畢竟姓“人”而不姓“牛”,二者不能等同視之。對今人來說,飲用人乳還有個道德層面上的問題。幼嬰兒飲用人乳,有著不容置疑的特權;而對成人來說,就該有不少禁忌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5-8 06:52 , Processed in 0.11245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