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83|回復: 0

[稗官野史] 無兵力支援的關羽為何還要發起襄樊之戰?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0-6-21 07:58:4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襄陽之戰是元朝統治者消滅南宋政權的一次重要戰役﹐是中國歷史上宋元封建王朝更迭的關鍵一戰。這次戰役從南宋咸淳三年(1267)蒙將阿術進攻襄陽的安陽灘之戰開始﹐中經宋呂文煥反包圍戰﹐張貴張順援襄之戰﹐龍尾洲之戰和樊城之戰﹐終因孤城無援﹐咸淳九年(1273)呂文煥力竭降元﹐歷時近6年﹐以南宋襄陽失陷而告結束。
  建安二十四年(219)﹐關羽率領劉備留守荊州的軍隊﹐進攻魏國駐守樊城的曹仁﹐襄樊之戰打響。戰役開始進展順利﹐藉助秋天的大雨﹐漢水泛濫﹐于禁所率領的七軍都被大水淹沒﹐關羽擒獲了于禁﹐還斬殺了魏國名將龐德。梁、郟、陸渾等地一些反抗曹操的地方勢力在遠處接受了關羽的印信和號令﹐自願成為關羽的分支部隊。但是﹐由於樊城守將曹仁的以死堅守﹐曹操的援軍又源源不斷地趕來﹐關羽終究不能攻克樊城﹐只好從樊城撤退。又因為東吳軍背後襲擊奪取了江陵﹐城中將士的妻、子都做了俘虜﹐關羽的部眾散盡﹐關羽在臨沮兵敗被殺。
  襄樊戰役發起之前﹐劉備的漢中戰役剛剛在三月結束﹐大軍還在憑險據守曹操﹐不可能騰出兵力支援荊州﹔蜀地東部有一部分兵力﹐即孟達、李平(李嚴)的軍隊﹐但他們是被劉備派遣進攻上庸的﹐戰役發起前﹐這支軍隊也不可能考慮到樊城戰役當中﹔前一年十月﹐宛城的侯音反叛曹魏﹐曾經與關羽有過聯合﹐但在這年正月已經被曹仁平定。總而言之﹐關羽發動這次戰役﹐沒有任何可以依靠的支援力量。相反地不管東吳會不會從背後進攻(當然關羽的判斷是不會)﹐他都必須留出一部分兵力防守﹐哪怕是維持治安也必須這樣做。那麼﹐在這樣一種條件下﹐關羽為什麼要發起襄樊之戰呢?
  劉備雖然是一代梟雄﹐但早年卻是四處飄蕩﹐並沒有自己的一塊根據地。雖然兩次擁有徐州﹐由於並不是他自己的起家根本﹐所以很快就丟失了。離開徐州﹐劉備依附過袁紹﹐遊蕩過汝南﹐還替劉表駐守過新野﹐可以說他自己的最終目的地是在哪兒都不清楚。直到見了諸葛亮﹐這一切有了一個明顯的改變﹐這就是隆中對的戰略規劃。這個戰略規劃的大致意思是﹐曹操是暫時不可以和他爭鋒的﹐孫權可以作為外援而不可以圖謀他的地盤﹐留給劉備的是荊州和益州。荊州是個大可用武之地﹐但這兒的主人(劉表)卻沒有能力守住它﹐這是老天用來資助將軍的﹐只是不知道將軍您有沒有奪取它的打算?益州的劉璋昏庸懦弱﹐張魯在他的北面﹐漢中百姓殷實國家富裕﹐但他不知道該怎樣去慰撫﹐所以那兒有智謀和才能的人都想找到一個賢明的主人。如果跨有荊、益兩州﹐制定、執行好內外政策﹐那麼﹐一旦「天下有變﹐就派一員上將率領荊州軍隊挺進宛縣、洛陽﹐將軍則親率益州大軍出師秦川﹐百姓誰又能不簞食壺漿來迎接將軍呢?倘若能夠實現﹐那麼稱霸諸侯的大業就可以成功﹐漢朝也就可以復興了」。
  應該說﹐這個「隆中對」給劉備及其集團指明了戰略方向﹐在其後的行動中﹐劉備都是按照這個戰略規劃堅定不移實行的。對於這個戰略方針﹐不僅是劉備﹐整個劉備集團的上層﹐包括關羽﹐都是由衷贊同的。劉備在實行過程中﹐沒有任何人提出過異議﹐因為這是他們長期流浪中的困惑﹐一經點明﹐就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這就是劉備說﹕「有了孔明﹐就像魚兒有了水一樣」。最開始﹐關羽可能並沒有劉備認識那般深刻﹐但隨著形勢的發展﹐作為大將的關羽﹐也會對諸葛亮有了由衷佩服﹐比如說他向諸葛亮問馬超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為什麼不是問張飛或趙雲?
  回到主題。我們不討論這種分兵在戰略上可不可取﹐這個問題當代偉人有過論述。劉備奪取漢中以後﹐諸葛亮設想的情景真正出現在蜀漢人的面前﹐應該說﹐這是對關羽來說極大的誘惑。如果按照諸葛亮的戰略規劃施行﹐這是蜀漢國最好也是唯一的一次機會。劉備在建安二十三年(218)發起漢中之戰﹐到第二年春天﹐劉備不但占有了漢中之地﹐還陣斬了曹操大將夏侯淵。曹操不得已親征﹐但由於劉備拒險而守﹐並沒有取得作戰良機﹐不得已撤兵﹐漢中歸劉備所有。到關羽發起襄樊之戰時﹐漢中戰事雖然暫時停了下來﹐但兩家軍隊仍然會暫時留守一段時間﹐因為誰也不敢把軍隊完全從前線撤下來。或者說﹐劉備已經具備了出秦川的條件﹐而曹操的大軍還不能完全從關中撤回。
  關羽這邊﹐孟達從房陵進攻上庸﹐劉封從漢中沿沔水順流而下夾擊﹐上庸太守申耽投降﹐這一側沒有了後顧之憂。另一側是東吳孫權﹐兩家在建安二十年達成了協議﹐荊州分屬已定。在整個蜀漢方面看來﹐孫、劉兩家的共同敵人是曹操﹐孫權即便不能在合肥方向進攻曹操(實際上正在進攻)﹐但他們也不會在這個時候進攻荊州。雖然這個判斷是完全的一廂情願﹐但至少說明﹐關羽在發動襄樊戰役之初﹐是基於這種判斷的。再從對陣之敵曹仁方面看﹐儘管宛城的侯音叛亂已經平定﹐但曹仁已經將宛城屠城﹐這說明曹仁的後方也並不是很堅實﹐關羽也覺得具備了出宛、洛的條件。
  假如說﹐在整個蜀漢認可了「隆中對」戰略規劃的前提下﹐關羽是完全會考慮發動這次戰役的。戰役設計的缺陷在於﹐對東吳判斷上出現了重大失誤。劉備自稱漢中王以後﹐關羽被封為前將軍﹐也就是王以下的最高軍職。除此之外﹐由於關羽獨立守衛荊州﹐關羽還比馬超和張飛多了一份權力﹐不僅假節﹐還是假節鉞﹐也就是多了一份生殺大權。儘管如此﹐處在一個檔次的還有馬超、張飛、黃忠三人。張飛這個人沒有問題﹐和他一起跟隨劉備起兵﹐都是老兄弟﹐生死與共﹐相互知根知底﹐並列一起沒有什麼。馬超這人也說得過去﹐除了是軍人世家﹐諸葛亮也給他做過解釋﹔關鍵是黃忠。在關羽看來。黃忠就是一個老兵﹐和一個老兵「同列」﹐這讓關羽很不舒服。不過﹐劉備派來舉行任命儀式的官員說了﹐黃忠雖然和您同班同列﹐但漢中王心裡那個輕重程度能一樣嗎?漢中王和您是什麼關係?那就像是一個人!是休戚與共﹐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關係。關羽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要證明他才是劉備手下武將第一﹐別人可以和他同班同列﹐但對於漢中王的忠心以及個人能力﹐誰人能比?正是這種立功心切﹐決定了關羽一定要做一件事情﹐一件大事情﹐才發起了襄樊之戰。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5-8 05:09 , Processed in 0.29073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