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10|回復: 0

[稗官野史] 郭子儀通曉領導心理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0-6-20 07:01:3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裏評價郭子儀是“天下以其身為安危者殆三十年,功蓋天下而主不疑,位極人臣而眾不嫉,窮奢極欲而人不非之。”這三句評語,古往今來,多少文臣武將欲求其一而不可得,郭子儀卻一一做到。有句話叫“自古美人如名將,不教人間見白頭。”因為美人和名將都屬“珍稀動物”,古代當權者總要設法把他們“據為己有”,而他們如果不跟頂級政治人物產生瓜葛,也成就不了那麽大的名。可惜政治這玩意兒像座火山,越往上爬,越往中心靠,就越熱乎,也就越危險,人們一不小心,就會掉進火坑裏,化作一股輕煙,除了留下個名字,啥都沒有。韓信指揮打群架最拿手,帶兵喜歡多多益善又能百戰百勝,連“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西楚霸王都被他整得自殺,可仗打完了,你還帶那麽多兵瞎轉悠,誰會放心啊?只好把他騙來抓住剁了肉醬。名將沒幾個有好下場,名美人也差不多,你看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四大美人結局都不怎麽樣。
  沒有“安史之亂”楊貴妃不會死得那麽慘,但沒有“安史之亂”也就沒有郭子儀名垂青史的機會了。作為一個地方官,恰逢國家大亂,退休是不成的了,只好領頭去打仗,誰知一打就成名將了。公元757年6月,郭子儀很快平定“安史之亂”,保住了李唐江山,居功至偉。官大得沒法再大了,威望高得無以復加,這是人臣之大忌,郭子儀居然安安穩穩活到85歲,這在中國歷史上少有。都說他是軍事家,政治家,我看不如稱他為心理學家,他對人的心理研究是他成功的主要因素。
  不是沒有人告郭子儀謀反,皇帝心裏也最怕這事兒,就下詔要他從前線回中央匯報工作。不管他在哪裏,一接到通知立馬動身,“朝聞命,夕引道”,不帶兵卒、不洗澡、不刮胡子地跑到皇帝跟前,皇上一看,這哪像謀反的樣子啊?讓老郭這麽大年紀還冤枉跑一趟,得多給點獎金安撫安撫呀。幾次下來,皇帝虧本不少,以後別人誰告郭子儀謀反他也不信了。這是郭子儀研究透了領導的心理。
  郭子儀的宅院採取開放式管理,無論貴賤乃至“裏巷負販之人”都可以自由出入。子女們不理解,老郭就說了:「國家給了我1000官兵、500馬匹,我們整天高墻閉戶的,人家不知道我們裏面幹啥,那不就會造謠?」別人沒了好奇心,也就沒了謠言,這郭子儀研究透了群眾的心理。
  公元765年,吐蕃會合回紇兵進圍涇陽,京都長安又陷於危機。國難當頭,年近七十的郭子儀去前線指揮,形勢明顯敵強我弱。郭子儀要單騎赴回紇營議和。到了敵人跟前,他遠遠先卸甲拋槍,回紇首領藥葛羅被搞糊塗了。郭子儀乘機跟他套交情,做憶苦思甜教育。傻大個藥葛羅哪是他的對手,掉轉槍口就跟他一塊兒殺吐蕃去了。郭子儀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為保衛唐王朝再建奇勛,這是他研究透了敵人的心理。
  郭子儀手下出來的將領,很多已經是“王侯重貴”,但去了郭家,“子儀頤指進退,如仆隸焉”。大家都習慣給他做仆隸,甚至以此為自豪,如果某一個人想不幹,他自己都會覺得別扭。這在心理學上叫“群體動力理論”。德國心理學家勒溫以為他是這理論的創始人,其實咱們老郭早他一千年就已經運用自如了,那些小人奸臣誰敢動他?
  郭子儀都七老八十了,不但求田問舍府庫珍貨山積,身邊還姬妾成群,說白了,這是他的政治道具,是為了向皇上和外人表明,自己沒有政治野心。平常誰來都可以見到他身邊的嬌姬美妾,有一次有個官來拜訪他,他卻立即叫姑娘們躲起來。家人不解,他說:「這家夥長得很醜怪,又心地險惡,你們見了忍不住會笑,這樣他會懷恨在心,將來他得勢了,你們就全完了。”真是居安思危,心細如發,小人們想害他連一點機會都沒有。
  郭子儀對不同人的心理把握得非常準確,朋友服、百姓服,連敵人也服。所以他能位極人臣,富甲天下,子孫滿堂;八子七婿,皆為朝廷高官,一重外孫為帝(穆宗),享年85歲,福祿壽齊全。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5-8 05:03 , Processed in 0.18181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