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17|回復: 0

[稗官野史] 令宋美齡神魂顛倒的美男子是誰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9-10-23 02:47:5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根據上世紀40年代傳記作品的記述,宋美齡在美國韋爾斯利學院讀書時,曾與某中國留學生訂下婚約,但很快就退婚了。而坊間傳說,劉紀文就是宋美齡的初戀情人,甚或說兩人已到了談婚論嫁的程度。2012年10月,劉家後人公開否認了劉宋訂婚的傳聞,因為劉紀文根本沒有在美國留過學。傳聞畢竟是傳聞,要揭開歷史還得從第一手的檔案資料入手。宋美齡早年書信中那些曾經闖入過她的心扉的男士們,在今天看來他們是誰或許並不重要。但他們的出現,引發了宋美齡對愛情和婚姻的很多思考,反映了她追求其人生價值的心路歷程。
  1917至1921年,宋美齡與米爾斯通信非常頻繁,傾訴回國後的所見、所聞和所感,包括情感世界裡的起起伏伏;1922至1925年米爾斯在中國,兩人之間未見通信。1926年1月至1928年1月宋美齡給米爾斯的書信不到10封,寫信的頻率大大降低,情感問題涉及不多。
  1907年夏,年僅9歲的宋美齡跟隨二姐宋慶齡遠渡重洋赴美留學,先後就讀於新澤西州薩米特鎮波特溫學校、佐治亞州德馬雷斯特皮德蒙特學校、威斯裡安女子學院,1913年夏宋慶齡大學畢業回國,宋美齡轉至馬薩諸塞州的韋爾斯利學院就讀。當時哥哥宋子文在哥倫比亞大學唸書,充當了宋美齡的監護人。在韋爾斯利學院讀書期間,宋美齡與宋子文在一起,自然會認識不少的中國留學生,其中不乏追求者和心儀之人。但青少年時期的戀情,猶如雨後的彩虹,美麗而短暫。
  1917年6月宋美齡畢業後,帶著對美國的無限依戀和哥哥一同自紐約啟程回國。就在回國的輪船上,宋美齡遇到了令她「神魂顛倒」的Mr. Van Eivigh。此人是一名建築師,父親是荷蘭人,母親是法國人。在船上相處的十多天裡,兩人互相吸引。19歲正是渴望愛情的年齡,當Van Eivigh提出要宋美齡嫁給他的時候,少女的心動了。
  回國後沒幾天,早已相識的異性朋友HK和楊先生從北京來拜訪宋美齡。尤其是HK君,斷斷續續對宋美齡展開了長達兩年的追求。綜合宋美齡後來多封書信中關於HK的信息,可以推測出,兩人在美讀書時可能有過約定,宋美齡也喜歡過對方,但回國後宋美齡對之若即若離,終至分手。
  關於HK的身份,宋美齡在1918年1月13日的一封信中才透露出來:他的父親是上海兵工廠總辦。上海兵工廠的前身就是赫赫有名的江南製造局,是近代中國最大的現代化兵工企業。1917年造船廠從製造局脫離出去,原來的製造局改稱為「上海兵工廠」。由於是官辦企業,兵工廠總辦由北洋政府直接任命。顯然,HK家算是有權有勢的家庭,但這並沒有成為HK吸引宋美齡的優勢。
  HK看望宋美齡後很快返回北京,8月初又從北京回到上海。之後,HK常常去拜訪宋美齡,但宋美齡卻毫不在意,反而感覺他很不成熟。當時朋友們都在謠傳,宋美齡和此君訂婚了,而HK並不予以否認,這引起宋美齡的不快。短短的兩個月裡,從僅僅是喜歡,到毫不在意,再到很不愉快,宋美齡的感情變化注定了HK日後的單相思。聖誕節前夕,HK給宋美齡發來一封電報,聖誕節時又寄了一車的鮮花。電報和鮮花,也未能激發起宋美齡的熱情。隨後發生的一件事更讓宋美齡感到不快,甚至產生了不想再見到HK的念頭。
  1918年1月,宋美齡的姨夫牛尚周因病去世。牛尚周生前擔任江南製造局(即上海兵工廠)的秘書,HK向宋美齡表示他將到上海來接替這一職位,而宋美齡的姨媽倪桂金對任何接替她去世丈夫職位的人都懷有敵意。兵工廠秘書的職位,帶有半政治性,是很有前途的一份工作。
  急於取得這個職位的HK,此時此刻更想要宋美齡嫁給他。宋美齡認為,適合搞政治的HK在給自己寫信的同時,也同樣多地給宋子文、宋藹齡和孔祥熙寫信,家人對此覺得很好笑。再加上,父母親不想讓宋美齡在未來兩年內結婚,而姐夫孔祥熙也認為宋美齡還小,不能考慮婚事。鑒於上面的種種原因,宋美齡致信米爾斯,說自己已不想再見到HK。
  不過此時宋美齡對婚姻的看法也很矛盾:如果不結婚,她害怕漫長的未來獨自一個人生活;如果結婚,又害怕養育孩子的責任,要是再嫁了個沒有多少資源的男人,豈不是更加難過?可是如果為了財富和地位而結婚,萬一男人破財了怎麼辦?畢業回國後的六個月裡,宋美齡逐漸認識到了金錢的價值,但也認識到了自尊的價值,沒有錢她不會結婚,但她永遠也不會為了錢而結婚。
  1月底,HK自北京到上海,再次看望了宋美齡。母親倪珪貞不想要宋美齡嫁給他。見過幾次面後,宋美齡就拒絕再與之相見,甚至避免出席HK有可能在場的所有晚會。但6月28日中午,宋美齡與HK還是不期而遇了。當時宋美齡想逃走,卻被好友林方慧拉住,面對HK她表現得生硬而冷漠,HK幾次試圖緩和氣氛,卻因宋美齡的態度而冷了場。第二天是林方慧的婚禮,宋美齡因父親宋耀如剛剛過世不宜擔任伴娘,當她知道HK擔任伴郎後感到暗自慶幸,因為她不想和HK一起尷尬地踏上紅地毯。宋美齡心如止水,HK卻並未放棄。為了接近宋美齡,他開始去宋家做禮拜的教堂。HK刻意的追求和接近,讓宋美齡非常生氣,若是HK堅持這樣做,那麼她只好呆在家裡不去教堂。
  後來,這位HK加入了宋家所屬的教會,兩人見面卻不說一句話,由朋友變成了陌路。HK的積極攻勢,不僅沒能如願,反而招致了宋美齡更強烈的反感。自此以後,宋美齡的書信中沒再出現過這位讓她頭疼的HK。
  在拒絕HK的同時,1918年有兩位男士先後走入宋美齡的視野,其中一位留過美,但早已結婚。愛上已婚男士,並非她的初衷,只是遇上了就由不得自己了。1918年4月宋美齡一邊忙於照顧重病的父親、料理家務,一邊為喜歡這位已婚男士卻不能嫁他而痛苦。儘管宋美齡和這位男士彼此喜歡,但他倆誰都不能做不體面的事。另一方面,宋的家人也反對離婚這種事情。面對無望的愛情,宋美齡覺得「真是糟透了」。但痛苦歸痛苦,宋美齡還是非常理性地了結了這件事情,她最終選擇了放棄。一年之後,宋美齡反思這件事,認為自己愛上一個不能結婚的人是十足的愚蠢。
  放棄了自己喜歡的人,宋美齡覺得很難讓自己嫁給其他男人,即便結婚也不是為了愛。此時,一位年長15歲的優秀男士向宋美齡求婚。宋美齡明確告知對方不愛他,而且永遠都不會愛他,但出於喜歡可以考慮是否要嫁給他。在宋美齡眼中,這位優秀男士是個紳士,善良、體貼、文雅,具有很強的執行力,並且很富有。更讓她心動的是,如果嫁給這個人,能和他一起管理數以百計的工人,可以在員工教育和社會進步方面做些偉大的事情。
  1918年5月初,宋美齡深愛的父親宋耀如患腎病去世,全家人一度沉浸在無限的痛之中。在此期間,儘管宋美齡對婚姻有了很多理性的思考,比如她認為女人是一定要結婚的,但她卻依然在理性與情感、理想和現實之間徘徊。有時候,她試圖放棄一切,嫁給那個已婚的男士,甚至想要去荒野之地和自己所愛的人過原始生活。有時候,她也考慮嫁給那個年長而富有的男士,從而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物質生活的富足和婚戀問題的搖擺不定,讓宋美齡常常產生無聊的感覺。為了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自1918年底起,宋美齡努力去參加更多有實際意義的社會工作。
  顯赫的家庭,優越的條件,風華正茂的年齡,仰慕者自然很多,人們忍不住去猜測宋美齡是否已名花有主,謠言就在這樣的猜測中產生了。1919年7月14日宋美齡在給米爾斯的信中提到,上海這座城市到處都是她已經訂婚的謠言,而且每個謠言都捆綁著一個不同的男人。就連朋友們都不確定訂婚的到底是哪個人,好笑的是沒有一個與謠言捆綁的男人否認或承認這些謠言。出於對女兒的關心,倪珪貞從6月份就禁止宋美齡會見任何男性朋友。
  過了兩個月,謠言漸漸平息下來。可是「摁下葫蘆起來瓢」,幾個從美國來的老朋友,得知宋美齡沒有訂婚,轉而愛上了她,並開始「糾纏」她。宋美齡為此很苦惱,她只想和他們交朋友,也覺得他們都很好,但並不想在感情上和他們有什麼瓜葛。
  回國後的兩年中,宋美齡在情感上有過起起落落,有過心動的人,也被愛過和喜歡過,但所有的人和事都浮雲般慢慢飄逝而去。自此至1921年,宋美齡給米爾斯寫信的頻率沒有頭兩年高,信中很少談及感情問題。只有1921年5月25日的一封信是個例外,她在信中向好友描述了一位赴美出差的Birnie先生。那是宋美齡去廣州拜訪宋慶齡和孫中山三個月後,經香港啟程前一天晚上認識的朋友。次日,兩人乘船同赴上海。抵達上海的那天正好是Birnie的生日,那天下午宋美齡和他一起度過,過得非常開心,她很高興一生中能有如此衝動的一次。不用說,家人知道後非常憤怒,因為Birnie又是一位外國人。
  儘管宋美齡特別喜歡他,喜歡得超過她曾遇到的任何男性,甚至超過她最近要訂婚的那個人,但宋美齡很清楚這件事不會發展到超過友誼。「我的家庭是如此保守,且得意於保持了家族的純潔血統,所以他們寧願看到我死也不願我嫁給一個外國人。正常而論,我也會這樣想。」說到這件事情的同時,宋美齡還告訴米爾斯,她正在認真考慮接受另外一個男人,就是她最近要訂婚的那個人。
  「我喜歡他,他是最優秀的青年之一,有優越的家庭,高尚的道德和良好的教育等等。但我還在權衡這個問題。」這封信,是宋美齡早年書信中提到情感問題的最後一封信件。對於自己「特別喜歡」的這位Birnie先生,在家人的強烈反對下,宋美齡早已妥協放棄了。而要「認真考慮接受」的那位優秀男士,宋美齡權衡之下是否接受過,至今已沒人知道了。此時的宋美齡和回國之初的她有了很大的不同,她在各種社會活動中取得了顯著成績,個人自我價值得到了實現,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從中獲得了極大的滿足。
  在忙於社會事務的同時,她應二姐宋慶齡的要求時常南下廣州,然後再應母親的要求回到上海,已經有了三個孩子的大姐藹齡也常常需要她的幫忙。家事和社會事務,幾乎成了宋美齡日常活動的主題,婚姻已不再成為令她苦惱而困惑的問題。大學畢業回國後的很長時間裡,宋美齡有著廣泛的社交生活,有著對愛情的憧憬與渴望,對婚姻有著理性的思考,但面對有錢、有能力、有作為、有教養的眾多追求者,她似乎總是缺乏足夠的勇氣做出決定。
  直到那個有妻有妾、軍人出身的政治明星蔣介石的出現。1927年正是她與蔣介石從戀愛到結婚最重要的一年,宋美齡沒有給米爾斯寫過一封信。與蔣結婚後,1928年1月,宋美齡在南京以「蔣介石夫人」的名義給米爾斯寫了一封信,談及結婚的盛況以及她與蔣對婚姻的不同看法。即便初婚時有分歧,即便日後有磨合與衝突,但絲毫不影響她與蔣相依相守近50年的幸福婚姻。宋美齡以其非凡的智慧與美麗,以其對社會和政治的極大熱情,及其對蔣事業的傾力相助,贏得了蔣介石的珍愛。嫁給蔣介石,是她無悔的選擇。但也只有宋美齡才成就了「蔣夫人」的盛名與輝煌。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5-1 11:25 , Processed in 0.10928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