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30|回復: 0

[稗官野史] 北魏元琛貪汙令人驚悚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9-9-5 05:18:5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北魏時期,掌權的胡太后為了考察一下群臣對於財富的心態,便許諾他們,庫房裏的綢絹可以任意取走,但每人只許搬一次。百官聽了,頓時就高興得不得了,盡其所能大都很快就扛走了。只有尚書令李崇,章武王元融因背得太多,剛邁開沒幾步,就連人帶絹跌倒在地。李崇傷了腰,元融崴了腳,躺在地上不能動彈。胡太后看了,命人把他們的絹全部奪下,讓他們空手回了家,上下左右無不偷偷譏笑。
  按理說,這兩人年歲都不算小了,且都是朝中重臣,他們何以為了這幾匹絹布出這麼大的醜?是不是朝廷對他們太薄,以至於讓他們不顧尊貴的顏面,還摔壞了身體啊?其實不是這樣的。元融王爺身份,家中財富不亞於國庫。尚書令李崇,是北魏第一等的武將,戰功赫赫,也是要啥有啥。那麼為什麼他們還非要這樣呢?
  因為他們知道,他們雖然很富有了,可是他們卻不是最富有的,在他們的前邊還有更加富有之人。比如高陽王元雍,宮室園圃就和皇帝的不相上下。光僮僕就有六千,樂伎五百,出則儀仗衛隊綿延多遠,歸則歌舞宴樂不分晝夜。河間王元琛每大宴,必用水晶盅、瑪瑙碗、赤玉杯,精緻無比,巧奪天工。酒後還要帶領貴客參觀他的府庫,真是金銀財寶、四海奇珍,光華炫目,數不勝數。章武王元融本以為自己已經是富甲天下了,誰知更有早行人。比他們的富有差多了,回到家裏越想越氣,一下子病了三天沒有起床。
  這樣的心態怎能不失衡啊?因此出現背絹那一幕也就毫不奇怪了。這些錢是哪兒來的?恐怕地球人都知道,除了貪賄搜刮,還能咋來呢!河間王元琛仗著是孝文帝堂兄弟,一慣肆無忌憚,任定州刺史時,就以貪婪而聞名,連胡太后都充滿厭惡地說:「元琛在定州,就差沒把中山宮搬回家來了,這樣的人怎麼能用!」
  後來他費了很大勁才又勉強混了個秦州刺史幹。但他絲毫不知悔改,正事兒幾乎沒幹,卻帶回名馬無數。為得到這些奇驥,遍地搜求,甚至不惜遠到波斯。還要用白銀製做馬槽,黃金做馬的鎖環。他之所以這樣貪得無厭,有他自己的理由:「晉朝的石崇,不過一個普通武將,卻穿著用雉頭和狐腋的那一點點皮毛拼成的獨步天下的衣服,吃畫著圖案的蛋,燒經過雕刻的柴。比起他來,我這個大魏的皇族,根本不算奢侈。」
  貪求無度的結果就是僅僅短短的十幾年,就一舉葬送了北魏君臣一百五十年兢兢業業勵精圖治的祖宗基業。而元氏貴族也在隨之而來的傾覆中落得個白茫茫大地一片真乾淨。可憐的那位愛生氣的元融先生甚至落得個被淩遲處死的下場!真正應了那句話:「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其實,恐怕他們自己也清楚,要這麼多東西沒有用,多少輩子都用不完,可是仍然還要往家裏搬,因為他的心在告訴他,不夠,還不夠!
  非洲草原上有一種精靈的小動物,名曰鼬鼠,能夠站立走路。但是它這樣悠閑的時候不多,而是整天都在忙著找尋食物,然後儲存到它的洞穴裏。鼬鼠懂得狡兔三窟的道理,它的糧倉多得很,幾輩子也享用不盡。但是它卻忘記了磨短那兩顆倒黴的不斷生長的門牙,忘記了要命的危險就在它的眼皮底下不斷長大。最後只能眼睜睜尋看著如山的食物而餓死。而這些辛辛苦苦的聚斂也便成為了他人的嫁衣裳。
  永不滿足永遠沒夠就這樣埋葬了聰明的它。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30 23:47 , Processed in 0.10161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