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45|回復: 0

[稗官野史] 中國近代史上的驚天騙局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9-7-22 03:46: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無論是達官富商,還是名流要人,多少年來,遭人假冒、被人蒙騙的事,不知有多少,而且被冒被騙還常常花樣翻新,奇招疊出。這類事件一經披露,聞者無不為之愕然。然而比起假冒皇帝、蒙騙太后,前者所為可就小巫見大巫了。不消說遭人假冒的皇帝即為光緒,被人蒙騙的太后即是慈禧。那麼這些天不怕地不怕的又是些什麼人?假冒光緒、蒙騙慈禧的用意何在呢?
  這兩起事件皆載於《世載堂雜憶》。劉禺生在是書卷首中雲,他是有感於友人鼓勵他「憶寫從前所見所聞之事乎,是亦國故文獻之實錄也」,因此「日書世載堂雜憶數則,隨憶隨錄,篇幅不論短長,記載務趨實踐」。他既本著「文獻之實錄」的原則來寫這本書,那書中所記,應該史有其事。有些事劉禺生即使不是親歷者,也是目擊者,如假冒光緒案,他就列席參加了審訊。
  假冒光緒,事發於光緒二十五年(1899),事發地就在劉禺生的故鄉武昌。那年某日,武昌金水閘大街上忽然出現了一主一僕兩個陌生人,一下子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主人看上去二十來歲,長得瘦高膚白,酷似光緒;僕人四五十歲,下巴淨光,說話尖聲尖氣,一副太監相。兩人都操一口地道的北京話。他們租住於一處公館,平時足不出戶,飲食起居堪稱奢華;僕人給主人端茶送食必跪,言必稱「皇上」,自稱「奴才」。當時有一個也正租住在這幢公館裏的湖北官員感到很奇怪,於是就告訴了他的同僚。此事很快就在武昌街頭不脛而走。大家紛紛問疑:「光緒不是被慈禧囚禁在瀛臺麼,怎麼跑到武昌來了呢?」
  漢口的報紙輿論同情光緒,非議慈禧。現在武昌發現這主僕二人,不久就有一些報紙未經核實就紛傳光緒從瀛臺逃了出來,到湖北想尋求湖廣總督張之洞保駕。上海一些報紙為吸引讀者眼球,也捕風捉影,轉載此事,一時間光緒出現在武昌就更被傳得有鼻子有眼。不久公館門前已是一片熙熙攘攘,原來「皇上」來到武漢的消息一經傳出,前往拜見者絡繹不絕。他們行三跪九叩首大禮,口稱:「恭迎聖駕。」冒牌光緒也煞有介事地舉手示意,答曰:「不必為禮。」一些大小官員知道「皇上」駕臨武昌,覺得是巴結的好機會,紛紛前往跪拜,進獻款物,以表忠誠。
  對於「光緒」在這個時候出現在這個地方,難道就沒有人懷疑嗎?當然有。最先懷疑冒牌光緒的不是別人,恰是曾經做過劉禺生的老師、時任江夏縣知縣的陳樹屏。陳知縣聞知此事後,曾親自前往查看究竟。察訪之下,那一主一僕奢侈的表象還真讓陳知縣吃了一驚。只見冒牌光緒用的被袱繡著金龍,玉碗上也鏤著金龍,玉印上也刻有「禦用之寶」四字。陳知縣畢竟見過世面,不為表象所迷惑,見了冒牌光緒,他還不卑不亢地問對方:「汝為何人?」冒牌光緒語帶威脅,不屑地應道:「見到張之洞,我才可以透露。」言罷便不再開口。這一交手,陳知縣就察覺到了對方底氣不足。這就更使他堅信了自己的判斷。
  冒牌光緒不多言,僕人也守口如瓶。這時候一幫地方潑皮無賴居然強拉硬拽將僕人弄到浴池洗澡。他們想弄清楚僕人到底是不是太監。到了浴池,脫去衣服,僕人露出了真身「驗其下體,果閹人也!」證實了太監的真,人們似乎也相信了冒牌光緒的真。應該還是陳知縣的主意吧,他疑問不減,並設法找來光緒的照片,用以比對冒牌光緒。但兩人長得確實太像了,僅看照片,看不出多少破綻。於是陳知縣又向北京有關部門發去密電,請求協查。
  不幾日北京的反饋來了。光緒沒有、也不可能離開囚禁中的瀛臺。得知這一確信,陳知縣再觀察那個冒牌光緒,竟覺得此人舉手投足處處流露出一種類似伶人演戲的意味。他又試探性地詢問了他幾次,冒牌光緒固執道,見了張之洞,一切自會明白。於是這一天,湖廣總督張之洞收到了一封信函,信裏告訴他,光緒皇帝仍在瀛臺,冒牌光緒已把武漢攪得沸沸揚揚,閣下應該出面審訊此人了。張之洞親審冒牌光緒案終於開庭了。劉禺生也列席參加了那天的審訊。庭審開始,被押解到庭的除了主僕二人外,居然還有一位劉禺生在前文一直沒有交代過的他們的「同居者」。首先被帶到張之洞面前跪下的自然是冒牌光緒。
  張之洞:「你究竟是何人?口口聲聲說要見我,如今見了我,究竟有何要說?」
  冒牌光緒:「這裏人太多,我不能向制臺大人說,須等退堂後對大人當面說。」
  張之洞(厲聲呵斥):「胡說!你現在不說,我就判你死罪,立刻斬首!」
  冒牌光緒(不服氣):「我沒有犯法。」
  張之洞(拍案):「你膽敢擅自使用禦用禁物,還敢狡辯沒有犯法?當斬!」
  冒牌光緒(絕望):「制臺大人這樣認為,我無話可說。」
  冒牌光緒被押下去後,接著傳喚僕人。僕人交代:「我本是紫禁城內監,因偷竊宮中東西,被人發覺,不得已逃出來,想離開北京。半道上結識了那個冒牌光緒,實不知他姓甚名誰,他讓我和他一起到湖北,說自有我的好處。我這就跟他來到了武昌。」之後審訊那個此前還沒有露過面的「同居者」。此人更絕,沒有一句話,只是舉著手中那些被袱碗印之類的物件向眾人示意,宛若啞巴。眾人多認為此人莫測深淺,疑是宮中貴人。總之審訊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結果。時年63歲的張之洞正為操心洋務、東南互保等一大堆事忙得焦頭爛額,哪有時間和精力放在此案上,遂將此案交給武昌府江夏縣嚴審治罪。
  案件到了陳知縣手中,他立刻動用酷刑。重刑一上身,個個都受不了了,很快就一一將真相供出。不出陳知縣所料,冒牌光緒果真是一個伶人,名叫崇福,兒時就入宮演戲。及長大,長得和光緒越來越像,同行常以「假皇上」戲稱他。僕人則是宮內守庫太監,早就與崇福相識,此人常偷竊宮內物品,一日終於被掌庫發覺,遂畏罪出逃,臨逃又偷走袱被碗印。不甘做伶人的崇福找到他,想到北京不時有人假冒某親王、某大臣行騙,得以發財致富,二人尋思,光緒被囚瀛臺,與外界無任何聯繫,我們何不遊走各地,以崇福酷似光緒皇帝為招搖,加之身邊又有宮中禦用之物,足可掩人耳目。
  這番尋思策劃,最終把他們送上斷頭臺,怕是二人沒有想到的。他們最終背上插著標牌,被押赴草湖門斬決。事後劉禺生曾問陳知縣:「老師何以一見冒牌光緒,便知道他是伶人?」陳知縣回答道:「此人一舉手一投足,神情就像在演戲,敢情他是在演戲臺上的皇帝呀!他怎知,他越演得像,越會露餡;畢竟生活不是演戲,宮廷不是戲臺。」只是不知為何,那個「同居者」又莫名其妙地在劉禺生的敘事中「失蹤」了。劉禺生的「顧此失彼」可見一斑。
  現在來說慈禧太后被蒙騙的事。這起事件的中心人物儘管是慈禧,主角卻是岑春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30 12:46 , Processed in 0.10403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