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10|回復: 0

[稗官野史] 為何說宋朝第一才女李清照是第一女賭徒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9-6-11 11:25:1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誰能稱得上古今第一才女,人們最有可能達成共識的,可能就是李清照了。在詞的領域,人們大抵會首先想起蘇東坡、辛棄疾。然後就應該想到南唐後主李煜和李清照了。其餘的人,如柳永、周邦彥、姜夔、吳文英之流,恐怕都要排在後面了。
  李清照的詞,風格婉約清麗,自成一家。其作品傳世不多,但佳作、佳句流傳之廣,卻不遜於任何一位大家。如膾炙人口的「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被後人譽為「三瘦」,李清照也因此得了一個「李三瘦」的別號。
  前人沈去矜有這樣的評論:「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稱詞家三李。」李白詩的地位不需討論。論其詞,傳世有【菩薩蠻】、【憶秦娥】,後人譽為「獨冠詞史,千古絕唱」。。南唐李後主被譽為詞宗,基本上得到人們的公認。李清照能與詩仙李太白、詞宗李後主比肩而立,並駕齊驅。堪稱文學史上巾幗第一了。
  李清照的詩傳世更少,多為感時詠史之作。為人稱道的如「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南渡衣冠少王導,北來消息欠劉琨」。情辭慷慨,不讓鬚眉。能寫出如此文字的奇女子,遍數古今,可能也只有「鑒湖女俠」秋瑾差堪比肩了。
  李清照的詞,讓人想到的是多愁善感的南國佳麗。而李清照的詩,使人聯想到的卻是慷慨悲歌的燕趙之士。表現了這位奇女子性格的兩個側面。而後者在她私人生活之中的表現,就是酷愛賭博。文人大多有一種癡情。李清照對賭博的迷戀,就可稱癡迷。而且,癡迷的程度和豪氣同樣可稱壓倒鬚眉。傳世的李清照文字,有兩篇很有意思的文章。一篇叫【打馬賦】,一篇叫【打馬圖經】。「打馬」是當時十分流行的一種博戲。李清照酷愛這種博戲,專門為之做賦,還用圖文並茂的方式對「打馬」的規則做了記錄。在【打馬圖經序】中,李清照聲情並茂地敘述了以及自己對博戲的癡迷:
  予性喜博,凡所謂博者皆耽之晝夜,每忘寢食。但平生隨多寡未嘗不進者何,精而已。自南渡來流離遷徙,盡散博具,故罕為之,然實未嘗忘於胸中也。
  北宋末年金兵南侵,李清照顛沛流離,四處遷徙,博具盡散,但胸中卻從未忘卻。只要一旦安適,捨舟車而見軒窗,就馬上想起「博弈之事」。這樣對賭博的迷戀和坦然的態度,不輸於任何男子。其賭博技藝之精,居然到了不論賭注多寡,從未敗北的地步。這就不僅博藝「精而已」,還應該包括賭運佳了。更重要的是,這位才女不僅酷愛賭博,而且對博戲的源流和變化頗有研究。對各種博戲的娛樂性瞭如指掌。在【打馬圖經】中,她寫道:
  長行、葉子、博塞、彈棋(各種博戲名,下同),世無傳者。打揭、大小、豬窩、族鬼、胡畫、數倉、賭快之類,皆鄙俚,不經見。藏酒、摴蒲、雙蹙融,近漸廢絕。選仙、加減、插關火,質魯任命,無所施人智巧。大小象戲、弈棋,又惟可容二人。獨採選、打馬,特為閨房雅戲。… …予獨愛依經馬,因取其賞罰互度,每事作數語,隨事附見,使兒輩圖之。不獨施之博徒,實足貽諸好事。使千萬世後,知命辭打馬,始自易安居士也。
  在這裡,女詞人滿懷自豪地宣告:「千秋萬世之後,喜歡打馬的人們,你們不要忘記,打馬的規矩,是我易安居士給你們記載下來的啊。」《打馬賦》是一篇精彩的駢文。文中,李清照對歷史上那些豪賭的人和事,充滿了嚮往之情:歲令雲徂,盧或可呼。千金一擲,百萬十都。樽俎具陳,已行揖讓之禮;主賓既醉,不有博奕者乎!故繞床大叫,五木皆盧;瀝酒一呼,六子盡赤。平生不負,遂成劍閣之師;別墅未輸,已破淮淝之賊。今日豈無元子,明時不乏安石。又何必陶長沙博局之投,正當師袁彥道布帽之擲也」。
  文中所述,皆為古代名人豪賭的典故,包括東晉的謝安、陶侃、桓溫、袁耽和南朝宋武帝劉裕等人。如「別墅未輸,已破淮淝之賊」,說的是東晉名相謝安在淝水之戰的關鍵時刻,氣定神閒地與人下圍棋賭別墅。篇幅所限,這裡不一一說明。讀者有興趣的話,可翻閱《世說新語》、《晉書》、【南史】等書的相關記載。
  文字雖然豪氣干雲,但女人畢竟是女人。李清照所「獨愛」的並不是擲骰子一類簡單的豪賭,而是費時費事,技巧性很強的「打馬」和「彩選」一類的「閨房雅戲」。這就像舊時代有閒階層的婦女,很少喜歡「呼盧喝雉」擲骰子,而偏愛打麻將一樣。其目的,還是在於排遣「更長燭明,奈此良夜」的寂寞與苦悶。在這裡,我們又看到了李清照性格的另外一個側面。
  賭博是一種參與性極廣的社會文化現象。從古至今,喜愛賭博的人遍及社會各個階層。好賭的名人同樣數不勝數。男人姑且不論,中國古代名氣最大的女人武則天、楊貴妃、慈禧太后,無不喜愛賭博。武則天喜歡「雙陸」,楊貴妃偏愛「彩戰」(擲骰子),而慈禧太后則酷嗜麻將。相關記載很多。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看看【開元天寶遺事】、【清稗類鈔】等前人的小說筆記。
  比起上述幾位貴婦人,李清照的社會地位要低很多。而筆者之所以將她稱為古今第一女博徒,是因為她不僅酷愛博戲,凡賭皆愛,而且逢賭必勝。最重要的,她還是一位對中國博戲做過一番專門研究的女人,並且用上天賜予她的文采記述了這一切。
  話說到這裡,你覺得這位古今第一才女,能否稱得上古今第一女賭徒?文中所述,皆為古代名人豪賭的典故,包括東晉的謝安、陶侃、桓溫、袁耽和南朝宋武帝劉裕等人。如「別墅未輸,已破淮淝之賊」,說的是東晉名相謝安在淝水之戰的關鍵時刻,氣定神閒地與人下圍棋賭別墅。篇幅所限,這裡不一一說明。讀者有興趣的話,可翻閱《世說新語》、《晉書》、【南史】等書的相關記載。
  文字雖然豪氣干雲,但女人畢竟是女人。李清照所「獨愛」的並不是擲骰子一類簡單的豪賭,而是費時費事,技巧性很強的「打馬」和「彩選」一類的「閨房雅戲」。這就像舊時代有閒階層的婦女,很少喜歡「呼盧喝雉」擲骰子,而偏愛打麻將一樣。其目的,還是在於排遣「更長燭明,奈此良夜」的寂寞與苦悶。在這裡,我們又看到了李清照性格的另外一個側面。
  賭博是一種參與性極廣的社會文化現象。從古至今,喜愛賭博的人遍及社會各個階層。好賭的名人同樣數不勝數。男人姑且不論,中國古代名氣最大的女人武則天、楊貴妃、慈禧太后,無不喜愛賭博。武則天喜歡「雙陸」,楊貴妃偏愛「彩戰」(擲骰子),而慈禧太后則酷嗜麻將。相關記載很多。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看看【開元天寶遺事】、【清稗類鈔】等前人的小說筆記。
  比起上述幾位貴婦人,李清照的社會地位要低很多。而筆者之所以將她稱為古今第一女博徒,是因為她不僅酷愛博戲,凡賭皆愛,而且逢賭必勝。最重要的,她還是一位對中國博戲做過一番專門研究的女人,並且用上天賜予她的文采記述了這一切。話說到這裡,你覺得這位古今第一才女,能否稱得上古今第一女賭徒?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30 03:53 , Processed in 0.11923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