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50|回復: 0

[稗官野史] 為什麼關羽非要在「壽亭侯」前加「漢」字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9-5-12 11:52:1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關羽立了大功,曹操又喜又憂。喜自然不用多說,憂則是擔心關羽立功之後,就要拍屁股走人了。曹操要留人,就得想留人的招。以前關羽是無功就受祿,這次有功不受祿就說不過去了。但到底用什麼來激勵關羽,卻是個犯難的事兒。
  金銀和美女本是最好使的激勵手段,但關羽不能喜歡金銀,也不能喜歡女人,否則就無法調和內心的認知不協調。曹操想了想,只有一樣東西,關羽是喜歡的,而且不會推辭。這就是名位和榮譽。關羽歸降後,曹操帶他面見獻帝。在曹操的示意下,獻帝封關羽為偏將軍。實際上,一個敗軍之將、名義上曾經和朝廷作對的敗軍之將,是沒有資格受封的,但關羽非常樂意地接受了。
  每個人都有無法掩飾的弱點和軟肋。對名譽和榮耀的渴求,正是關羽的軟肋。曹操決定還是從這一點下手。而且,下手要快,要像關羽斬顏良一般快,一定要在關羽提出走之前搞定。那麼對一個武將來說,最高的夢想是什麼呢?「關山萬里覓封侯」是所有武將的終極追求。唐朝詩人王勃在他的絕世名篇《滕王閣序》中給我們留下了「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的千古惆悵。
  漢武帝時的名將李廣,擅長騎射,行動敏捷,打起仗來行蹤飄乎不定,被匈奴人稱為「飛將軍」。李廣多次出征匈奴,戰功赫赫,但終其一生,也沒有實現以功封侯的願望,可見封侯之難。也正因封侯之難,其內蘊的榮耀與魅力,引無數武將竟折腰。
  曹操想:「我讓你一步到位,你總該滿足了吧,總不會離我而去了吧。皇帝只有一個,正好在我手上。放眼天下,除了我根本就沒有人可以讓你受封為侯!」曹操越想越得意,袁紹這個呆瓜,根本不知道「天子」的妙用,挾天子不但可以令諸侯,還可以濫封侯啊,不由放聲長笑。
  曹操立即命人表奏朝廷,封關羽為壽亭侯。印信鑄好,曹操看了看張遼,你還比較了解我的心思,關羽能夠歸降,你也是有功的。這樁給關羽送印的美差就給你吧。這確實是個能做順水人情的美差。人們在心理上有一種傾向,往往把好消息歸功於傳遞好消息的人,儘管好消息並不是由其創造的;也往往把壞消息遷怒於傳遞壞消息的人,儘管壞消息並不是由其製造的。
  張遼拿著「壽亭侯」的印,來見關羽,心情有些複雜,心想:「紅面孔啊紅面孔,要不是我張文遠勸降了你,你跟著劉備混,那裡會有今天啊。哼,丞相就是偏心啊,我們這些人整天幫著他東征西討,殺人無算,浴血奮戰,但還是比不上你隨便殺一個人啊。」表張遼的內心思想鬥爭。說實話,從古至今,再沒有一個人的侯爵比關羽來得容易了,只打了一次仗,只殺了一個人,就成就了武將的終極夢想(靠裙帶關係封侯的除外)。
  張遼以為,關羽必是感恩戴德,興奮不已。沒想到,關羽接過印,瞄了一眼,淡淡地說:「這個,我不要。」「什麼?!」張遼幾乎不感相信自己的耳朵,心想:「紅面孔,你的脾氣實在太古怪了,你知道這是什麼嗎?這可不是蘿蔔像章,這可是十足真金的『壽亭侯』金印啊!」
  一瞬間,張遼的心理壓力急遽上升:「連這麼一件美差都辦不好,丞相會怎麼評價我的的辦事能力啊?」也顧不得妒嫉了,違心地說:「老兄,根據你的功勞,封侯也不為過啊。你幹嘛不接受呢?」
  關羽只是搖頭,說:「我的功勞太微不足道了,當不起這麼重的封爵啊。」
  張遼表示懷疑,這不是關羽的說話風格。如果關羽說:「怎麼才是個亭侯,太差了,我不想要。」張遼倒會立即相信。
  在這裡,插講幾句當時的封爵分類。東漢末年,一般是按照王、五等封爵、列侯三大層次進行封爵的。王非皇子不能受封,五等封爵為公、侯、伯、子、男,列侯分為縣侯、鄉侯、亭侯三類。關羽所受封的壽亭侯,並不是五等封爵裡面的「侯」,而是列侯中的第三等「亭侯」。雖說亭侯在整個封爵體系中只是最末一等的,但關羽起自白衣,能夠被封為「亭侯」,也已經是相當不容易了。以諸葛亮之赫赫功勞,最後也才被封為列侯裡面的第二等「鄉侯」,是為「武鄉侯」,世稱「諸葛武侯」。
  張遼反覆勸說,關羽意味深長地看了看他,只是不肯接受。張遼看看比勸他投降還難,只好作罷,垂頭喪氣來見曹操。曹操一聽,頭都大了。這一招怎麼就不靈了呢?這個關老二,也太難伺候了!第一感覺就是他要走人了。但轉念一想,關羽尚未知道劉備的下落,他又會到哪裡去呢?
  曹操開始盤問張遼具體的細節:「關羽推辭不受,是你一說此事就推辭,還是看了金印之後推辭的?」
  張遼回答說:「關羽瞄了一眼金印,就立即推辭不受。」
  曹操明白了,張遼還沒明白:「這有什麼區別嗎?不就是一回事嗎?」這就是曹操和張遼的區別,也是曹操能當丞相,張遼只能當他手下的原因。
  曹操說:「文遠,你去把這顆印毀了吧。」
  張遼又是一陣驚訝:「今天的人怎麼都這麼怪啊。丞相平時對關羽可是孜孜不倦的,今天怎麼這麼快就改變主意了。」
  曹操又說話了:「你再去鑄另外一顆印,記得多刻一個『漢』字在前面。」
  張遼頓時明白了,「關三條」就是自己代為傳達的,其中第一條就是「降漢不降曹」啊。難怪當時關羽的眼神那麼奇怪呢。張遼鑄好了「漢壽亭侯之印」,急忙送給關羽。關羽又瞄了一樣,縱聲長笑:「哈哈,還是曹丞相理解我啊!」坦然受印。
  這顆印,是史上最古怪的一顆印。如果能夠找到,必是絕無僅有的絕世之寶,就像稀世的錯版郵票一樣。歷朝歷代都不帶這樣鑄印的。任何一個朝廷,無論別人是否視其為正統,它自己都是號稱「封天承運」的。所以在它分封爵位的時候,絕對不會在前面加上自己的國號的。你看像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但絕不會是「漢武鄉侯」或「蜀武鄉侯」,張飛也是一個純粹的「西鄉侯」,絕不會加前綴的。
  曹操雖然挾天子以令諸侯,但他始終不是天子,是沒有資格以朝廷的名義分封侯爵的。「壽亭侯」前面雖然沒有「漢」字,但「漢」是題中應有之義,是不言自明的。任何一個人,除了關羽之外,都不會覺得如果「壽亭侯」前面沒有「漢」字,就會成了「曹壽亭侯」了。關羽之所以如同小兒胡鬧般執著於這一個「漢」字,說明他此刻內心的認知失調已經達到了一個高潮。若非如此,實在難以自我擺平。
  封侯是任何一個武將的最高夢想,這對關羽的誘惑力是無需多言的。接受壽亭侯的封號,必然是關羽內心的第一反應。但是,這個封號是通過為曹操效力而得來的。如果接受了,就會自己的投降行為留下不可磨滅的證據。這是對此前「關三條」的直接推翻。關羽正是靠著自欺欺人的「關三條」才暫時得到了內心的片刻寧靜。如果歡心情願地接受了金印,等於尖銳戳穿了關羽的脆弱的心靈防護膜。關羽只能選擇不接受。
  由此關羽內心對榮譽的渴求與現實的不能接受再一次構成了嚴重的認知失調。從這一點來說,曹操確實是個心理大師,他在「壽亭侯」前面加了一個「漢」字,就輕鬆解開了關羽的心結。有了這個「漢」字,關羽再次得到了一個緩衝的餘地,既可以坦然接受封號,又可以不違背先前的「關三條」。
  而對曹操來說,似乎也沒什麼損失。在他心目中,曹和漢沒有什麼區別,曹即是漢,漢即是曹。只要關羽能夠留下來為他效力,管他喜歡什麼名義呢。就算是關羽喜歡「漢漢壽亭侯」,曹操也會鑄印給他的。曹操為自己創造性地解決難題自得不已,張遼也對他佩服地五體投地。
  但是,曹丞相高興地太早了。實際上,他又犯了一個大大的錯誤。儘管他挽留關羽之情真意切不容絲毫懷疑,但他的所有做法,幾乎全是往相反的方向用力。關羽在乎榮譽,曹操也找到了關羽的這個弱點,就應該牢牢把握,用榮譽來誘引關羽,但絕對不能一步到位,一次給夠。關羽如此輕易地就實現了武將的終極追求,實際上曹操已經沒有別的任何東西可以再用來激勵他了。
  所以,我們甚至可以說關羽實際上是曹操自己一手趕走的。而且太容易得到的東西總是不會得到珍惜的。這也就為關羽日後率性掛印而去埋下了重要的伏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25 23:06 , Processed in 0.12192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