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58|回復: 0

[稗官野史] 慈禧死後清廷內鬥秘聞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9-2-16 01:21:4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袁世凱是個如假包換的軍人,在袁世凱之前,中國其實沒有真正的職業軍人。幾千年來都是秀才帶兵打仗,明清的總督不單是地方政府行政首腦,還兼任軍區司令,公檢法一肩挑。和日本打甲午戰爭,人家天皇在廣島大本營裏與參謀部策劃於密室,制訂了詳細的作戰方案。據說連被中國人打敗後,逃到西伯利亞的退路都設計好了。中國人卻只顧滿足於口水抗日,讓那些「愛國詩人」寫些慷慨激昂的對仗詩句,諷刺挖苦日本人。認真的軍事準備卻一樣沒有,結果可想而知。
  袁世凱沒進過軍校,但是業餘愛好兵事。據說做政府部門文員時,人家吟詩作畫,吟風弄月,他卻一個人在那裏捯飭兵家那些個事兒。同事們笑他,他卻死不悔改。練兵,練新式軍隊,這在袁世凱去小站前已經有幾人幹過了。袁世凱不是第一個,卻是最成功的一個。袁世凱是在1895年接下不大熟諳軍事的文官胡燏棻的練兵攤子,來到小站的。
  小站在天津鹹水沽南約10公裏。甲午戰爭之後,袁世凱奉旨在此督練「新建陸軍」。剛幹了一年,1896年4月,監察禦史胡景桂參奏袁世凱「嗜殺擅權」、「剋扣軍餉,誅戮無辜」,以及用人「論情面大小食鬼遺多寡」等多條罪狀。袁世凱得到被參劾的消息,感到十分懊惱:「兩旬來心神恍惚,志氣昏惰,所有夙誌,竟至一冷如冰。軍事實無心詳述。」
  不久兵部尚書榮祿邀其幕僚陳夔龍隨行,奉命前往查辦。親歷此事的陳夔龍在《夢蕉亭雜記》稱:該軍僅七千人,勇丁身量一律四尺以上,整肅精壯,專練德國操。馬隊五營,各按方辨色,較之淮、練各營,壁壘一新。文忠(指榮祿)默識之。謂余曰:「君觀新軍與舊軍比較何如?」余謂:「素不知兵,何敢妄參末議,但觀表面,舊軍誠不免暮氣,新軍參用西法,生面獨開。」文忠曰:「君言是也。此人必須保全,以策後效。」榮祿回京後指令陳起草覆奏稿。陳建議擬「請下部議」。榮說:「一經部議,至輕亦應撤差,此軍甫經成立,難易生手,不如乞恩,姑從寬議,仍嚴飭認真操練,以勵將來。」
  就這樣,為袁軍軍容所動的榮祿以所參各節「查明均無實據,應請勿庸置議」,將袁世凱的各控罪一筆抹掉,而且吹捧袁說:「查該道員血性耐勞,勇於任事… …於將領中間為不可多得之員。」由於榮祿的庇護,袁世凱不僅沒有被問罪,反而受到清廷的慰勉。這對袁世凱來說是多大的恩情啊!後來譚嗣同要袁世凱殺榮祿,這是他們不瞭解榮袁之間的這段生死之交。何況,袁一直標榜自己是新派人物中的穩健派,有意和康有為保持一段距離呢!
  榮祿沒看錯人,袁世凱的確是練兵的裏手。袁世凱練兵有理論:「治軍之道,首重訓兵,其次練兵,訓以開其智識,固其心性;練以增其技藝,增其材力。」一次閒談,張之洞問袁世凱練兵的秘訣,袁世凱說:「練兵事看似複雜,其實簡單,主要是練成絕對服從命令。我們一手拿著官和錢,一手拿著刀,服從就有官和錢,不從就吃刀。」
  袁世凱說得輕巧,練兵沒這麼容易,君不見蔣百裏後來主辦保定軍官學校,要什麼沒什麼,他這個校長在無可奈何之下,竟至在大操場檢閱臺上,當眾舉槍自殺。以上所有各點,都是在就事論事,其實軍人袁世凱自己都想不到的是,他開創了一個新時代,謂軍人理政。從袁世凱始,職業軍人成為主宰中國政治舞臺臺前幕後的主角。其最響亮的口號是:槍桿子裏面出政權!
  這等於間接否定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儒家文官體系。費正清對此有專門論述:當時中國社會結構的變化,在於原有的儒生—農民—手藝人—商人範圍之外,軍人有了新的社會地位;軍官學校出身的軍官,取得了過去只給儒生保留的一些特權。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28 12:15 , Processed in 0.14478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