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34|回復: 0

[稗官野史] 太后下嫁﹐殺侄奪妻﹐親情的小船就這樣粉碎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9-1-29 11:23:1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崇禎皇帝自縊後李自成攻破紫禁城﹐建立大順政權﹐不久﹐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李自成匆匆敗走﹐北京落入清軍手中。清朝皇帝皇太極之子愛新覺羅 福臨在大軍護擁之下﹐遷都北京。
  多爾袞因為功勳卓著﹐被冊封為皇叔父攝政王。在冊文中以順治皇帝的語氣說了如下的一段話﹕「我皇考上賓時﹐宗室諸王﹐人人覬覦。有援立叔父之謀﹐叔父堅誓不允」「以朕系文皇帝子﹐不為幼沖﹐翊戴擁立﹐國賴以安」。這是官樣文章不假﹐基本是多爾袞自吹自擂的傑作﹐然而也確實反映了他在皇太極死後穩固清朝統治階層發揮的重大作用。
  多爾袞﹐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子﹐父親死的時候﹐他只有15歲。皇太極繼位後﹐多爾袞隨之南征北戰﹐立下汗馬功勞﹐成為了清軍主要統帥﹐他和兄弟阿濟格與多鐸一起﹐成為了控制兩白旗的實力派。皇太極長子豪格﹐同樣是實力派﹐得到了兩黃旗和正藍旗的擁戴。皇太極「暴崩」﹐導致了統治集團內部的劍拔弩張。
  兩黃旗大臣拚死擁立皇子﹐道理很簡單﹐他們是皇太極手下直接控制的兵力。皇太極的兒子上台﹐兩黃旗依然可以掌握在繼承人手中﹐繼續作為天子手中的直屬力量﹐假設換了別人﹐兩黃旗就要靠邊站了。所以﹐兩黃旗旗幟鮮明地站在了皇太極長子豪格一邊。
  在決定皇位繼承人的會議上﹐兩黃旗的索尼和鰲拜率先站出來支持皇子繼位﹐被多爾袞喝退。阿濟格和多鐸旗幟鮮明指出多爾袞可以繼位時﹐兩黃旗眾將大怒﹐不惜按佩劍逼視多爾袞﹐雙方劍拔弩張。豪格本來是很想坐上皇位的﹐這樣一鬧﹐他覺得不是很好﹐有必要謙讓一下﹐於是借口自己「福小德薄﹐非所堪當﹐固辭退去」﹐這一退去就再也回不來了。多爾袞順水推舟﹐將豪格直接PASS掉了﹐擁立了永福宮妃之子福臨。
  這個選擇對多爾袞來講在當時是聰明之舉﹐是既顧全大局﹐又使得自己可以順理成章控制朝政。但是卻引來了各種各樣的猜測﹐為什麼不立地位更高的皇十一子博穆博果爾﹐而偏偏立了妃之子﹐是不是多爾袞與妃之間有什麼曖昧﹐總之說什麼的都有。再加上順治皇帝後來乾脆直接稱多爾袞為皇父攝政王﹐就更加說不清楚了。
  再來看豪格﹐他本來只是做做樣子擺擺高姿態﹐沒有想到居然真的與皇位拜拜了﹐豈肯善罷甘休。多爾袞很敏銳的看到了這一點﹐得到兩黃旗和鄭親王濟爾哈朗的支持﹐豪格實力非同小可﹐必須找機會剪除。不過﹐多爾袞沒有急於下手﹐他首先逐步收拾了豪格的左膀右臂﹐再把豪格派出去南征北戰﹐將其剩餘價值搾取殆盡後﹐將其定罪下獄。不久﹐豪格猝死。多爾袞不但絲毫沒有一點憐憫﹐反而還霸佔了豪格的妻子作為自己的福晉。這可是他的侄媳婦啊﹐皇室內部就這麼亂成了一團。
  多爾袞做了七年攝政王﹐實際上跟皇帝也差不了太多﹐剛死的時候還被追封為「成宗義皇帝」。不過在他的威脅之下一直提心吊膽的順治皇帝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了﹐他利用打擊多爾袞再一次加強了皇帝的權力﹐多爾袞因此倒霉﹐直到乾隆四十三年﹐皇帝為多爾袞賜還睿親王封號﹐並配享太廟﹐規定其「世襲罔替」。肯定了多爾袞在清朝統治成立初期所具有的重要地位。還給他一定已經毫無意義的鐵帽子王。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28 03:51 , Processed in 0.20859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