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61|回復: 0

[稗官野史] 李清照偽淑女的緋聞混亂婚姻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8-12-17 19:33:5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被稱為婉約派「一代詞宗」的李清照和她的丈夫趙明誠之間的愛情一直被當做「琴瑟和諧」的佳話為後人所稱道。我們都知道,李清照與趙明誠的夫妻感情很好,他們家那簡直就是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中少有的“五好家庭”。趙明誠死後,李清照一直都很懷念他。如果說二人感情好到這個地步,李清照又何必要再嫁一個人呢?而且她再嫁的時候已經將近五十歲了,到這個年齡,孔子都說:「知天命」了,還有必要再折騰嗎?到底是遇到什麼人,讓李清照做出了這麼大膽的決定呢?
  我們都知道,就在李清照生活的那個時代,程朱理學開始逐漸盛行起來。有關女人的再嫁問題,理學家程頤說過一句極為噁心的名言,叫做“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也就是他認為女人沒有了丈夫,沒有了生活來源,哪怕餓死,也不能再嫁,因為一女不事二夫,再嫁就失節了,所以“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就成了宋明理學沒人性的一句典型的口號。後代有那麼多的女子立貞節牌坊,耗盡青春和生命,都是從這兒受的毒害。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我們來看看李清照她為什麼要冒天下之大不韙,不僅再嫁了,而且再嫁了三個月後就又離婚了。李清照再嫁的這個人叫張汝舟,當時任右承奉郎,不過是個七品的小官。而李清照的前夫趙明誠是任過江寧知府的,相當於現在南京市市長,是四品大員。而且李清照自己的父親李格非曾作吏部侍郎,也就是中組部副部長。而她的公公也就是趙明誠的父親更是作過當朝宰相。也就是說李清照她們家的男人那幾乎都是男人中的極品,至少也是官場中的極品,她怎麼就看上這個七品芝麻官兒了呢?難道說李清照是瞎了眼、昏了頭,一時衝動才看上了張汝舟的嗎?
  雖然我們這麼說有點對這位偉大的女詞人不敬,但事實上,她還就真是瞎了眼、昏了頭才再嫁給了張汝舟,但我認為這並不是一時的衝動,反倒是深思熟慮的結果,只不過算錯一步而導致滿盤皆輸而已。為什麼這麼說呢?這要從分析李清照當時的生活環境入手。趙明誠死的時候,正當國難當頭,金軍渡江南下,南宋小朝廷開始四處逃竄。李清照也開始了逃亡生活,但是她的逃亡有兩個很重要的背景,一是保存文物,二是洗刷冤屈。
  我們都知道,李清照與趙明誠夫婦幾乎就可以算是宋代最偉大的文物收藏家了。他們倆節衣縮食,一輩子收集了大量的文物,當年他們住在青州的時候,所收集的文物放滿了十幾間大屋子,擱著現在,足夠開個私人博物館了。金兵南下的時候,李清照護送文物南下到江寧,但還是有很多文物沒能免於戰火,所以送到江寧的文物就只剩下一半不到。後來趙明誠臨死的時候,其它的什麼話都沒留下,就是交待李清照要看管好這些文物,也就是說這是趙明誠唯一的臨終遺言。
  可當時金兵馬上就要攻佔南京,李清照情急之下,把大部分文物送往自己的妹夫處保管。她的妹夫當時任兵部待郎,也就是國防部副部長,本來也是有能力來保管這些文物的,當時這些文物就送往了她妹夫所在洪州。結果金兵分兵兩路南下,一路就是經過洪州,她的妹夫逃命還來不及,哪還顧得了什麼文物,結果這部分文物又焚於戰火了。
  經過兩次戰火的劫難,李清照夫婦收藏的文物已經損失大半,剩下的在李清照身邊的已經不多了,但剩下的可都是精品。這時候李清照做出了一個大膽的、也是無奈的決定,把這些剩下的文物中的極品全捐出去。為什麼要捐出去呢?你看連當國防部長的妹夫都保護不了,誰又能保護得了呢?所以你又捐給誰呢?
  李清照思來想去,決定把這些珍貴的文物全捐給朝廷。一是南宋小朝廷這時候雖然也是個流亡政府,但畢竟是個政府,政府裏有專門的部門管理文物,對這些文物來說,這應該是個比較安全的歸宿。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要通過獻寶來洗冤明誌。原來趙明誠臨死的時候,他的一個朋友曾經拿一個玉如意來找趙明誠夫婦鑒定,後來這個人把那個玉如意進獻給了金人,但有傳言就說是趙明誠向金人進獻了一個玉如意。這個罪名還得了,那可是通敵賣國啊,李清照四外申冤,為了表明清白,決定把剩下的文物也都進獻給朝廷,這樣一來可以見其清白,二來也可以保全這些文物。
  於是李清照這個失去了丈夫的女子,就帶著這些珍貴的文物,隨著宋高宗逃亡的路線逃亡。先從南京到鎮江,又從鎮江到嘉興,趕水路入海到舟山群島,又從舟山再渡海到溫州,這一路逃亡,從陸路到水路,再從水路入山路,對李清照這樣一個帶著一堆文物的寡婦來說,那可以說是顛沛流離、艱辛備至了。結果好不容易追上了高宗的逃亡政府,把大部分珍貴文物獻上去之後,哪知道又發生了兵變,看管文物的一個姓李的將軍把這些文物席捲一空,逃得不知所終。這時候的李清照可真是欲哭無淚啊,不僅她和丈夫一生的心血喪失殆盡,而且這還是她心愛的丈夫的唯一的遺命啊,你說讓李清照如何來面對九泉之下的趙明誠呢?
  就在這時候,那個叫張汝舟的傢夥出現了。要說起來,李清照還是留了個心眼的,她在進獻文物時把那些個重的、大的文物,什麼青銅器啊、玉石文物啊都進獻了上去,但還留了一部字畫真跡沒有交,因為這些畢竟又珍貴、又容易保存,所以還是放在自己身邊比較放心。但在聽說連進獻上去的文物也遭了劫難之後,對手中剩下的這一點文物精品,李清照也開始放心不下了。因為她畢竟是一個孤身的女子,在封建社會,又有什麼能力來自保呢?她又不能像現在的女同志一樣,實在不行就去找份工作,不論是當護士,還是當個幼兒園阿姨,那都是一份穩定的工作可以自保啊。可那個時代,女人不依附男人基本上就無法生活。所以當時的李清照還是跟著她弟弟住在一起的,可她弟弟也有自己的家人啊,李清照不能永遠跟著弟弟吧!於是這個嘴巴甜蜜蜜的張汝舟的出現,就為李清照提供了一種現實的選擇:一是找個男人有了生活的依靠,二是這些文物也可以長久地在身邊有個安全的歸宿。正是基於這兩個關鍵點的考慮,李清照決定大膽地邁出再嫁的一步!
  但李清照有李清照的打算,張汝舟也有張汝舟的打算。你想李清照一個快五十歲的人了,又剛死了丈夫沒幾年,張汝舟怎麼會主動來追求她呢?可結婚後,他發現如意算盤打錯了,李清照發現了他的真實目的,並不肯將剩下的文物交給他,這個張汝舟於是在婚後原形畢露,不僅不斷地脅迫李清照交出文物,還對李清照拳打腳踢,施以家庭暴力。
  要換作是其他任何一位女子,在那個封建時代裏,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錯了男人,也只得認命罷了。所以和李清照同時代的朱淑真,就是因為嫁錯了人,才寫下了傷心的《斷腸集》。但傷心歸傷心,在古代只有男人休妻的事兒,又不可能讓女人來休夫,所以朱淑真也只能哀傷罷了,卻不能做些什麼。
  可李清照不然,她毅然決然地要跟張汝舟離婚,張汝舟冷處理,李清照就把他告上了衙門,也就是"咱們法院見"!因為李清照揭發了張汝舟騙官的事實,張汝舟最終被除去官職,發配外地。按宋朝的法律,這樣李清照就可以與張汝舟解除婚姻關係了。但按照宋朝的法律,"訟夫"也是要判刑的,所以,李清照最後雖然離了婚,逃離了張汝舟的魔爪,但也因為告丈夫犯了"訟夫"之條,被投入大獄。幸好在她弟弟的營救下,李清照在入獄後九天就被放了出來。
  我們回過頭來看,年至半百的李清照為什麼肯下嫁給張汝舟?而她為什麼又在與張汝舟結婚只三個月後就堅決地通過法律的手段來要求離婚?要知道,這在當時可都是驚世駭俗的舉動。我個人覺得,其中一個重要的線索就是兩個字--"文物"!或者說,是她和丈夫趙明誠積一生心血收集起來的文物!這在李清照心目中的地位太重要了。一方面,這些文物本身的價值就無法衡量,讓它們毀於戰火或是落入壞人之手,那都是一種文化的災難;另一方面,這些文物可是她和趙明誠一生心血的結晶,也是他們美麗愛情的見證。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27 05:53 , Processed in 0.13769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