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07|回復: 0

[稗官野史] 曹操對待劉、關的表現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8-8-26 04:10:5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三國演義》中有兩個很有趣的情節,第21回曹操以幾顆青澀的梅子宴請堂堂皇叔劉備,席間還一驚一乍地「煮酒論英雄」令人覺得吝嗇、暴烈;第25回曹操以金銀、美女、赤兔馬招待淒淒降將關羽,十幾年如一日讓人覺得大方、熱情。態度如此大相逕庭,為什麼?
  先不要急於弄清其中的原委,由於曹操真實太足智多謀,就像他本人說的,一會兒像潛龍藏形,一會兒像神龍飛天。無妨轉而看看兩位客人的表現:雖然只要青梅下酒,劉備還是像當年「畫餅充飢」的曹兵一樣,饞得津液直流,毫不客氣地與曹操二人對坐,開懷暢飲。酒至半酣… …;關羽則在臨走之前「掛印封金」,除了赤兔馬之外,一切禮物都原封不動還給了曹操(之前早已謝絕了美女)。
  大約能夠看出如下幾點:其一,曹操十分理解劉、關的性情,因人制宜給饞者解饞,給義者以拒賄成義的時機。其二,曹操在滿足客人需求的同時,盡量降低本錢。他雖對關羽重金相授,但由於預想到關羽會物返原主,最終的支出還是很小。其三,曹操很注重自我形象的宣傳,以青梅引出本人「畫餅充飢」的輝煌往事,又以「上馬一提金,下馬一提銀」,向世人展示本人寬容大度的全新姿勢。
  需求解釋的是,《三國演義》中的「義」有三個層次,第一層是物質層面的,即禮尚往來,以物償物;第二層是半物質半肉體的,包括出於惜才而捐贈(如曹操對關公)、出於守義而拒收財賄(如關公對曹操);第三層是純肉體的,即知恩報德,真誠賞識、協助。
  那麼,既然曹操很分明劉備和關羽的個性,為什麼不投其所好,滿足他們最高境地的義、利需求呢?比方,曹操若以金銀、酒宴和美女招待貪圖吃苦的劉備,劉備定然會「樂不思蜀」,何樂不為待在獻帝和曹操身邊做「左將軍」。反過來,曹操若將重義輕利的關羽視為知己,說:「今天下英雄,惟『關公』與操耳!」關羽也定然會「士為知己者死」,一心一意歸順曹操,但曹操沒有這樣做。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26 01:01 , Processed in 0.11261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