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30|回復: 0

[稗官野史] 古代和尚刷牙有什麼講究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8-8-14 00:35:4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佛教醫學內容豐富、體系完整,包括基礎理論、臨床實踐、醫藥衛生、養生保健等諸多方面,涵蓋內科、外科、兒科、婦科、五官科等,治療方法有藥物法、手術法、食療法、洗浴法等,藥物分類也較系統。佛教有關醫藥方面的典籍非常多,不僅在佛經中有大量有關醫學的內容,而且在律藏部的「醫藥事」部分也有豐富的醫藥學資料。佛經中對人的生理解剖結構有清楚的描述,一般將藥物分為時藥、更藥、七日藥、盡形壽藥四類,且以植物藥為多;認為最常見的是風、冷、熱三種病,而油、酥、蜜、糖等則是最常用的藥。憑藉著對身體和內心的清晰認識,佛教的比丘們大多醫術精湛領先當時醫學許多,無數佛家高僧也被視為在世華佗,妙手回春。但相較社會名醫,佛教高僧更為平易近人,一心救世,無數百姓因此受益。
  東晉中期瘟疫盛行,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朝廷禦醫多次問診均無功而返,竺法曠法師聽聞後逐一前往各個村落,最終成功控制瘟疫,造福百姓。晉武帝大康九年時,整個洛陽城瘟疫四起,每日均有無數染疾者去世,疫情一度失控,無數名醫對此都束手無策,糾察不出病因,訶羅揭法師伸出援手,運用佛醫知識成功解除了疫情。除此以外,在古代麻風病作為疑難雜癥之一,眾人個個避而遠之,而佛教眾僧不僅不嫌棄病患更是主動為其治病,救助了無數重病患者。隋代那連提耶捨、唐澤州羊頭山道舜、唐益州福成寺道積、丹陽沙門智嚴、絳州沙門僧徹等,均治癒了無數麻風病患,對古代醫學的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此後,無數坊間郎中宮廷禦醫紛紛效彷彿教醫學中的治療手段,採用心病心治,身病藥治的治療方式。直至今日的臨床醫學和心理學治療中還貫徹了最基本的佛家醫學思想。
  除去系統完整的佛醫知識外,在日常生活中,古代僧侶們更是克己修身,注重生活細節。在日常衛生中最容易被大家所忽視的口腔衛生卻被僧侶們無比重視。隨著佛教的傳入,印度人發明的楊枝牙刷也被古代僧人們一同引入中國。那麼古代僧人是如何刷牙的呢?古代的和尚喜歡雲遊四方,他們隨身帶的東西不多,但很有講究,一般是十八件:齒木、澡豆、三衣、缽、瓶、坐具、錫杖、香爐、濾水囊、毛巾、小刀、火燧、鑷子、繩床、經卷、戒本、佛像、菩薩像是也。這裏的齒木就是用來刷牙用的。唐朝僧人義淨編撰的《南海寄歸內法傳》有對僧人用齒木刷牙的步驟:先取出齒木一段,把其中一頭擱嘴裏細嚼,嚼碎以後,用來反覆摩擦牙縫和牙齦,另一半刮舌頭。刮完了舌頭,再把齒木頂端咬出來一個尖兒,用這尖兒剔牙。最後把齒木扔掉,用清水漱口。
  齒木以外的物件是用來做什麼的呢?具體如下:澡豆類似香皂,用來洗臉。三衣是袈裟。缽用來盛飯。瓶用來盛水。坐具是一種長方形的布,能躺能臥。錫杖是頂端帶環的棍子,用來驅趕毒蛇和猛獸,化緣的時候搖動起來。香爐當然是焚香用的,僧人們走路走累了,就放下香爐,焚上香,挨個從爐子上跨過去,把汗味兒熏跑。濾水囊用來濾掉水裏的小蟲,以免喝進肚子,犯殺生的罪名。毛巾用來擦手。小刀用來剃頭、裁衣、剪指甲。火燧用來打火。鑷子用來拔鼻毛。繩床用來休息,必要時還可以當擔架。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25 17:31 , Processed in 0.09141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