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58|回復: 0

[稗官野史] 差點稱帝的多爾袞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8-4-18 02:28:2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多爾袞的一生﹐為大清立下無數汗馬功勞﹐最大一樁﹐當是接受倒兒爺叛徒吳三桂的請求﹐率清軍入關﹐擊敗李自成的農民軍﹐佔領北京﹐把順治母子奉迎入京。此舉確立了清國在中原的統治地位﹐實現了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夙願。
  早在皇太極在世時﹐就看準了多爾袞絕非一介武夫。事實上此人不僅能在馬上爭奪江山﹐也擁有治國安邦之才。進駐北京後﹐他在分兵南下繼續征戰、完成統一大業的同時﹐取法前朝﹐制定了各種內外制度﹐這些制度對發展經濟﹐促進民族一統方面都起了重大作用。總括來說多爾袞不僅在輔佐大清皇室方面盡心盡力﹐他在明清王朝的歷史更替中﹐更是功勞重大。
  多爾袞做攝政王期間﹐憑藉自己的權力﹐做過一些隨心所欲之事。他害死政敵豪格、對當初反對過自己的兩黃旗大臣打擊壓制﹐這也是多爾袞早期埋下的仇怨﹔他又追封自己的生母、努爾哈赤的大妃納喇氏為太皇太后﹐此舉儼然把多爾袞自己架高到皇帝的位置﹐這無疑觸犯了順治帝的忌諱。事實上﹐自多爾袞攝政開始﹐對順治小皇帝而言﹐他便是個寢食不安的威脅。順治曾對諸王大臣回憶當時的事﹕「那時﹐朕只是拱手做點祭祀的事﹐凡是國家大事﹐朕都不能參與﹐也沒有人向朕報告。」
  害死豪格是多爾袞引起順治憤怒的一個焦點。不管怎樣﹐豪格是順治一母同胞的哥哥。多爾袞以謀反的罪名拿住豪格並決定處死他時﹐小順治曾「哭泣不食」﹐而令多爾袞改變主張﹐但數月後豪格仍死於獄中。如果說皇位的威脅﹐令順治對多爾袞心懷忌恨的話﹔害死豪格﹐則給順治心中播下骨肉仇恨。
  娶皇嫂孝莊皇太后﹐更是順治痛恨多爾袞的難言之衷。且不論此事是真是假。若是真事兒﹐天子找後爹﹐足以令他成為萬民之笑柄﹔若僅僅是緋聞﹐也是一樁大不光彩之事。在封建社會三貞九烈的思想統治下﹐順治承受的心理壓力可見一斑。凡此種種﹐都足以說明﹐順治帝在多爾袞死後採取的一系列報復行徑﹐並不因為有人在他死後揭發告密﹐證據確鑿後的懲罰﹐而是順治心中厚積怨毒的變態發洩。即使多爾袞真有謀逆之心﹐也會隨他的死輔助東流。順治完全可以做得大度些﹐多念叨一下多爾袞作出的貢獻﹐「沒有多爾袞﹐就沒有大清國」﹐正負抵消也就完了﹔或說順治的報復行徑﹐旨在殺一儆百﹐這更不可原諒——拿死人開刀﹐簡直是下流!既然認定多爾袞持有稱帝之心﹐是大逆不道之舉﹐做什麼下葬時﹐依照皇帝的禮數呢?這真是虛偽、反覆﹐招人恥笑之舉。
  對無神論者來說﹐人死如燈熄﹐掘墳鞭屍是幼稚可笑的行徑﹐當不得什麼。然而﹐在古人流傳久遠的迷信裏﹐卻是令死人不能轉世投胎、沒有來生的一樁歹毒事。死人固然已無法申辯﹐而活著的人還怕他報復﹐處置屍首令他萬劫不復。順治做下這等事﹐果真就能令他萬壽無疆了麼?事實上﹐他只活到二十四歲。多爾袞死時三十九歲﹐屬於英年早逝﹐對比之下﹐順治稱得上夭折了。多爾袞的粉絲可以稱快說﹐順治的作為﹐損了他自己的陰德﹐所以才會死那麼早。
  好在沉冤終有昭雪日。1778年在沉冤一百多年以後﹐乾隆皇帝專門發佈詔諭﹐肯定多爾袞首先統兵入關﹐撫定疆陲﹐一切創製規模皆所經畫。尋即迎世祖車駕入都﹐定國開基﹐成一統之業﹐厥功最著﹐並稱每覽《實錄》中所載其言行﹐未嘗不為之墜淚﹐則王之立心行事﹐實能篤忠藎、感厚恩﹐深明君臣大義﹐尤為史冊所罕覯﹐斷然否定了多爾袞有謀逆之心﹐實為宵小奸謀﹐構成冤獄。因此下令將多爾袞復還睿親王封號﹐並追諡為「忠」﹐補入玉牒﹐仍令多爾博一支承嗣。
  多爾袞作為非常時期的一位非常人物﹐其生前身後的非常際遇終告了結。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25 05:46 , Processed in 0.18617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