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28|回復: 0

[稗官野史] 中國歷史上封禪泰山次數最多的皇帝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8-3-22 02:09:4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漢武帝劉徹是中國歷史上封禪泰山次數最多的皇帝﹐武帝在前後二十一年的時間﹐共到泰山封禪了8次﹐頻繁程度大大超出「古者天子五年一巡狩﹐用事泰山」的古制。漢武帝劉徹(前156~前87年)﹐西漢第六位皇帝﹐漢高祖劉邦之曾孫﹐景帝劉啟第三子。15歲登基﹐在位54年﹐開創了西漢自高祖以來的鼎盛局面。武帝一生在位期間﹐主要做了五件大事:
  一是打退了匈奴對中原的入侵﹐中華民族獲得了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的廣闊生存空間。
  二是變古創製﹐包括收相權、行察舉、削王國、改兵制、設刺史、統一貨幣、專管鹽鐵、立平准均輸等重大改革與創製﹐建立了一套系統完整而且體現著法家之「以法治國﹐不避親貴」的政治制度。這種法制傳統﹐成為此後二千年間中華帝國制度的基本範式。
  三是將儒學提升為國家宗教﹐建立了一套以國家為本位、適應政治統治的意識形態﹐從而掌控了主流輿論﹐並且為精英階層(士大夫)和社會樹立了人文理想以及價值標準。
  四是徹底廢除了西周宗法制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一套新的行政官僚制度、繼承製度和人才拔擢制度。
  五是設計制訂了目光遠大的外交戰略﹐並通過文治武功使漢帝國成為當時亞洲大陸的政治和經濟軸心。班固稱之為「雄才大略」
  漢武帝在位期間﹐出現了國泰民安、經濟繁榮的局面。漢武帝好大喜功﹐對自己開創的天下一統的西漢王朝十分得意﹐便大規模地到泰山進行封禪活動﹐並首次明確提出了封禪泰山必需具備三個條件:第一﹐必須掃平宇內、一統天下﹔第二﹐必須天下太平、長治久安﹔第三﹐必須不斷有吉祥的天象出現。
  漢武帝第一次封禪泰山是在他即位後的第30年(前110年)﹐公元前110年3月﹐漢武帝率18萬大軍從長安出發東巡。先祭中岳嵩山﹐而後東往泰山。命人立石於泰山頂﹐自己則轉往海邊巡遊。四月﹐泰山草木已生﹐武帝返至泰山﹐自定封禪禮儀:至梁父山祀地神﹐在山下建封壇﹐高九尺﹐其下埋藏玉牒書行封祀禮之後﹐武帝獨與已故將領霍去病的兒子登泰山﹐行登封禮﹔第二天自岱陰下﹐按祭后土的禮儀﹐禪泰山東北麓的肅然山(今萊蕪市西北)。封禪結束後﹐漢武帝在泰山腳下的明堂接受群臣朝賀﹐並因首次封禪改年號元鼎為元封。
  然後﹐武帝廣賜牛羊酒布等﹐又免奉高、歷城等地年租﹐大赦天下﹐而且詔許凡天子車駕所經之處﹐免除一切勞役。武帝又令﹐在泰山腳下為諸侯修建官邸﹐以備他們隨駕迎駕封禪泰山之朝宿﹐泰山附近因此宮殿館舍群起﹐常年有達官要人往來住宿﹐逐漸繁榮起來。最早建置在泰山附近的城鎮﹐是春秋時的博邑(位於泰城舊縣村)﹐該城曾先後為魯、齊兩國所統屬﹐秦統一後﹐在此設立博陽縣。漢初在這裡設立博陽郡(漢武帝時改稱泰山郡)。自春秋至西漢武帝前的四百年中﹐博城是泰山南麓的政治、文化中心。公元前110年﹐漢武帝下令在泰山以東割瀛、博設立新縣﹐以奉祀泰山﹐故名奉高(泰安城東故縣村)。又將泰山郡治遷至奉高。奉高繁榮至北朝﹐歷時六百年。
  元封五年(前106年)、太初元年(前104年)、太初三年(前102年)、天漢三年(前98年)、太始四年(前93年)、征和四年(前89年)。漢武帝在前後二十一年的時間﹐到泰山封禪了8次。平均不到三年即有一次﹐頻繁程度大大超出「古者天子五年一巡狩﹐用事泰山」的古制。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25 00:43 , Processed in 0.17953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