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55|回復: 0

[兵燹錄] 赤眉起義的名字是怎麼來的?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7-11-28 00:31:1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赤眉軍,中國古代著名的農民起義軍之一。赤眉軍於天鳳5年(18)在莒(今山東莒縣)起事,首領為瑯琊人樊崇,以泰山山區一帶為根據地,與政府軍對抗。幾年之間發展到數萬人,其中主要由農民組成大多不識字,因此以口頭傳令為主。組織包括地位最高的三老、其次有從事、卒史等名稱大多延用漢朝鄉官的名稱。
  樊崇領導的農民起義軍,開始百多人,活動在泰山、瑯琊等地。他們人少勢大,作戰勇敢,不斷攻掠官府,阻截道路,劫富濟貧,嚴懲貪官污吏。相傳泰山郡守貪污無道,霸占農民良田,搶占民女,利用權勢,隨便殺害百姓,農民對其恨之入骨。樊崇帶領農民起義軍,趁夜間越墻而過,擊敗守衛官兵,捉住泰山郡守,當眾殺死,沒收全部財產分給農民。民眾積極擁護,一致稱快,起義軍的威望大增。
  這時海曲農民起義軍領袖呂母已死,她手下一萬多人都歸附了樊崇。同時樊崇同鄉逢安、東海郡臨沂人徐宣、謝祿、楊音等也率領幾萬起義軍,投奔了樊崇。從此樊崇的起義軍聲勢越來越大,屢敗官軍。這支農民軍在同官軍作戰中,為便於識別自家的隊伍,以朱塗眉,因而號稱“赤眉軍」。隨著赤眉軍的發展,在地皇3年(22)王莽派出王匡、廉丹率約十萬軍隊進攻赤眉軍,慘遭挫敗,赤眉軍發展到十萬人以上,勢力擴及青州、徐州、兗州、豫州各地。
  23年更始皇帝劉玄已即位並攻入長安,赤眉軍先是願意降於更始,但雙方隨即再度開戰,25年赤眉軍兵分兩路,由樊崇和徐宣分別率領,進攻關中,並擁立漢宗室劉盆子為帝,徐宣任丞相,樊崇因為識字,任禦史大夫。同時更始軍內部產生內爭,將領王匡投奔赤眉軍,隨即赤眉軍攻入長安,殺死劉玄。赤眉軍入長安時,當地殘破不堪,赤眉軍隻能四處找尋糧食,遇大雪損失慘重,隨後被劉秀派將領鄧禹擊敗,赤眉軍遂決定離開關中,27年在崤(今河南洛寧)和宜陽再被劉秀軍打敗,樊崇投降最後被殺害。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24 10:44 , Processed in 0.22513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