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25|回復: 0

[稗官野史] 中國歷史上首個自宮的男人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7-7-24 15:43:2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宮刑的起源很早,至遲到夏禹時代,宮刑已經成為一種成熟的刑罰。據《周禮》記載:「夏宮辟五百。」夏朝的宮廷裏有五百人施了宮刑,正說明宮刑的技術手段已足以完成大規模的懲罰。宮刑又叫「去勢」,「勢」同樣是男人生殖器的代稱。
  寺人貂,又叫豎貂,豎刁,豎刀,最通行的稱呼是「豎貂」。這是一個令人費解的名字,不知道是他一出生就起了這個名字,還是因為他是寺人才起的這個名字。「豎」的本義是短小,引申為童僕,又引申為宮中供役使的小臣。貂是一種動物,長於寒帶,聰明伶俐,生性慈悲。北極圈內的獵人捕貂,常常假裝快要凍死的樣子,躺在貂出沒的地方。貂看到後就跑出來,用自己的身體去溫暖人。獵人就這樣輕而易舉地捕到了貂。歷史上有很多以動物入名的人,比如董狐、陽虎、西門豹、樂羊等等,豎貂的最初命名應該與貂這種動物有關。可以想像,作為齊桓公的男寵,豎貂一定是個美男子,小白臉,他穿著用貂皮和貂毛裝飾的短上衣,更顯得貌美如花,更能得到齊桓公的歡心。豎貂用自己的身體去取悅齊桓公,與貂用自己的身體去溫暖人是多麼的相像啊。
  雍巫可不是一個等閑之輩,他就是中國史上著名的易牙。豎貂把易牙引薦給齊桓公之後,易牙就做了齊桓公的禦用廚師,此之謂「以薦饈於公」,因為會做珍饈美味而推薦給齊桓公。有一天,齊桓公閑極無聊,開玩笑地對易牙說:「聽說人肉很好吃,我還沒有吃過。」易牙回家就把大兒子蒸了獻給齊桓公。這就是「易牙烹子」這一成語的來源。雖然楊樹達先生考證說易牙是北方的少數民族狄人,而狄人有「易長子而食」的習俗,但是把長子烹了獻給齊桓公,毫無疑問是取媚之道。
  管仲病,桓公問曰:「群臣誰可相者?」管仲曰:「知臣莫如君。」公曰:「易牙如何?」對曰:「殺子以適君,非人情,不可。」公曰:「開方如何?」對曰:「背親以適君,非人情,難近。」公曰:「豎刀如何?」對曰:「自宮以適君,非人情,難親。」管仲死,而桓公不用管仲言,卒近用三子,三子專權。
  管仲評價易牙殺子取媚於君,不合人之常情,不可用;開方放著衛國太子不做,以臣事君,不合人之常情,不可近;豎貂自宮以取媚國君,不合人之常情,不可親。如此酷評,等於管仲的臨終政治遺囑,尊稱管仲為「仲父」的齊桓公卻充耳不聞,結果釀成了「三子專權」的局面。
  《史記齊太公世家》正義引顏師古的記述,細節更加豐富,管仲有病,桓公往問之,曰:「將何以教寡人?」管仲曰:「願君遠易牙、豎刀。」公曰:「易牙烹其子以快寡人,尚可疑邪?」對曰:「人之情非不愛其子也,其子之忍,又將何愛於君!」公曰:「豎刀自宮以近寡人,猶尚疑邪?」對曰:「人之情非不愛其身也,其身之忍,又將何有於君!」公曰:「諾。」管仲遂盡逐之,而公食不甘心不怡者三年。公曰:「仲父不已過乎?」於是皆即召反。
  齊桓公問:「易牙烹子讓我嘗鮮,難道有什麼可以懷疑的嗎?」管仲回答:「人之常情沒有不愛自己孩子的,易牙既然能如此殘忍地對待自己的兒子,又怎麼會愛國君您呢!」齊桓公又問:「豎貂自宮以親近我,難道有什麼可以懷疑的嗎?」管仲回答:「人之常情沒有不愛自己身體的,豎貂既然能如此殘忍地對待自己的身體,又怎麼會愛國君您呢!」於是管仲臨死前把易牙和豎貂都驅逐了。失去了這兩個人,齊桓公吃飯不香,心裏不痛快了三年,埋怨管仲太過分,又把兩人都召回來了。
  結果,三年後齊桓公病重,三個取媚者,三個被管仲定義為「不可」、「難近」、「難親」的人,最終決定了齊桓公的悲慘命運。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23 20:51 , Processed in 0.13395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