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366|回復: 0

[稗官野史] 古代對「死」有哪些叫法?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7-3-15 00:06:4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古人對「死」的稱呼有著嚴格的規定﹐死者的身份、地位不同﹐其「死」的叫法也各不相同﹐絕對不能混淆。據《禮記·曲禮下》記載:「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也就是說「崩」是天子專用的﹔諸侯死則稱為「薨」﹐秦漢以後也用於高級官員的死亡﹔大夫死叫「卒」﹔士人死則叫「不祿」﹔而只有平民百姓的死才能稱為「死」。不過﹐後來隨著時代發展﹐這種情況也逐漸有所變化﹐其限制也不再那麼嚴格。唐代時﹐二品以上官員死稱薨﹐五品以上稱卒﹐自六品以下以至平民百姓都稱死。清代皇室成員中﹐皇帝、皇后和皇太后等身故稱「崩」﹐皇貴妃以下到嬪、王、公、侯、伯的世爵之死稱「薨」。
  皇帝--駕崩(殂)
  皇親國戚--薨
  高官達貴--逝卒
  平民--死
  僧侶--圓寂坐化羽化涅盤
  道家--駕鶴西遊
  美人--香消玉殞
  烈士之死--就義
  英雄之死--犧牲
  為國之死--捐軀
  師長之死--千古
  病榻之死--斷氣
  救徒之死--升天
  他鄉之死--客死
  救人之死--獻身
  長輩之死--見背
  公務之死--殉職
  急病之死--暴亡
  親人之死--永別
  嬰兒之死--夭折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23 09:59 , Processed in 0.10104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