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19|回復: 0

[稗官野史] 蔣介石為何讓包養情人的張道藩執掌立法院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6-6-18 11:20:4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臺灣的選舉由下到上,幾乎都栽蘿蔔式選舉,在黨組織內是如此,在政府和議會也是如此。當基層參議院選舉逐漸完成的時候,基層的代表選舉出來後,最高層的「立法院」的「立法委員」的任期問題就第三次被提了出來。在構築「中華民國」政權機構的五院當中,數「立法院」最讓蔣介石和陳誠棘手和頭痛。這倒不是「立法委員」如何的講法和不講法,而完全是「立法」之外的問題。
  1952年初,蔣介石就為「立法院」的危機而親自出面協調解決事端。當時「立法院」的危機不是一重,而是至少兩重大危機,一是「院長」缺位的危機,一是「立法委員」任期即將屆滿的危機。事實上,這兩個危機於1951年底就已提到了蔣介石的案頭。
  「院長危機」源自於上次蔣介石強推就位的「立法院」院長劉健群的行為「不檢點」。1950年夏秋之際,蔣介石攆走陳立夫去美國後,12月劉健群如期當選院長。但是事情還真如當初CC系當初強烈反對的那樣,復興社特務頭目出身的劉健群主持「立法院」,並不得力,駕馭不了院裏的「大炮」們不說,並且他本人還在臺灣和「立法院」如此艱難的時期大肆貪汙,中飽私囊,於是終於自己把自己攆到下臺的懸崖邊緣了。
  二陳的CC系殘餘勢力立即毫不客氣地出手了。由於蔣介石親自打壓,陳立夫和陳果夫兄弟一走一亡,使得CC系陷於崩潰邊緣。原來那些金剛級的骨幹們有的見風轉舵,另投明主;有的意志消沈,不問政治;但也有的不甘心就此沈淪,暗中積蓄著東山再起的力量。因此,從表面上看,CC派從組織到勢力一落千丈,但作為一個當初全國性的派系組織,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不僅人數龐雜,而且勢力仍然不可小覷,甚至仍然強大。在國民黨改造運動中,CC系黨棍被甩到了一邊,但精明的張道藩、谷正綱等人還是被蔣介石不得不保留,並且安排要職。
  CC系龐大人員像陳立夫本人那樣,對蔣介石忠心耿耿,極力維護國民黨統治,但被政壇邊緣化後,便開始扮演「忠誠反對派」角色。在政治磁場的引力下,在大陸時極為保守的CC派(曾堅決反對國共和談),在區區一年時間內,就轉變為政治開明派。這批人的主要代表有,「立法委員」梁肅戎、齊世英、吳廷環、張子揚、胡秋原、費希平等,監察委員於振洲、陶百川、曹德宣、曹文名等;張道藩、谷正鼎、方治、蕭諍、洪蘭友、余井塘、程天放、田昆山、白雲梯等元老則或公開或暗中支持他們。因此,CC系雖然因陳立夫出走而減弱,但猶如百足之蟲仍然在政壇中活躍著,勢力不可小覷。尤其在「立法院」,雖然劉健群在蔣、陳支持下當上院長,但CC系「立法委員」仍佔據多數。周宏濤當初建議蔣介石聯絡200票的高招,事實上即使陳立夫離開了臺灣也沒有達成目的,嚴格地說,蔣介石仍不能完全控制「立法院」的每一次表決。
  1951年8月25日,陳果夫在臺灣去世,更加激起了CC系的激憤。聞訊陳果夫過世,CC分子如喪考妣,於是亟謀將劉健群趕走,迎陳立夫回臺灣任「立院院長」,繼續領導CC系。經過近一個月的串通,他們聯合對劉健群提出「浪費公款案」。針對劉健群當院長這幾個月內「院務人事經費處理」「諸多失當」進行揭露,並準備進行彈劾。隨後,「立法院」還組織了院務調查委員會。沒過多久,該委員會便提出長達四萬言的調查報告,將劉健群院長期間利用職權化公為私的種種劣跡挖了出來。
  劉健群手腳確實不乾淨,不可辯駁。在鐵的證據面前,為避免被彈劾,他不得不以退為進,決定辭職。10月19日,他在「立法院」獲準辭去院長之職,由院長改為委員,由副院長黃國書代理主持院務。劉健群當院長10個月,還差3天,就被CC系趕了下來,亦可見CC系力量的強大。
  但是,蔣介石並不願意看到CC系勢力繼續膨脹,因此堅決不同意陳立夫返回臺灣。CC系攆走了劉健群,在迎回陳立夫之事上並不能如願。獲益的,只是副院長黃國書。但是,蔣介石也不願意黃國書執掌「立法院」。一則他當院長資歷不夠,在大陸時期最高職務不過副軍長,難以在「立法院」服眾;二則他是臺灣新竹北埔客家人,本地意識強烈,執掌「立法院」不利於中央集權;三則他大陸時期在軍界馳騁,雖然戰功赫赫,但對立法諸事,知之並不深。因此,蔣介石只能另選他人。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22 03:02 , Processed in 0.16853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