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12|回復: 0

[稗官野史] 晚清守舊大官曹振鏞靠校對上位導致朝廷人才荒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6-4-20 16:24:5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寫下這首著名詩篇時,正值道光中期,官場出現嚴重的人才荒,新人是繡花枕頭,舊人是飯桶,像龔自珍這樣有真才實學的人只能在主流官員群外徘徊。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當時道光樹立了一個模範官員—曹振鏞。這是件值得玩味的事,無論是當時還是後世,曹振鏞都是公認的庸才,沒幹過一件不尋常的事,卻久居高位53年。難道他的恩寵是白撿的?非也。庸官發跡,自有其道行。
  曹振鏞一生伺候過乾隆、嘉慶、道光三位皇帝。在乾隆時期,他只是個不起眼的翰林院編修;在嘉慶時期,他始受重用;到了道光時期,他大紅大紫。嘉慶為什麼重用曹振鏞呢?因為他在一項工作上業績突出—作為學政,他判過的考卷,別人都挑不出錯。到了道光時期,曹振鏞的這項本領得到空前發揮。因為道光是一位「克勤克慎」的庸君,皇帝之好,正是曹振鏞之長。
  道光時期的曹振鏞,就是靠「校對」發跡的。嘉慶臨終時,托四位軍機大臣擬繕遺詔,其中說高宗乾隆帝出生地為熱河承德避暑山莊。這份遺詔擬成後,道光審閱,未經看出錯誤之處。遺詔順利出籠,頒告天下,文武百官都沒挑出什麼毛病,可曹振鏞卻指出:「乾隆帝出生地應是北京雍和宮。」道光喜怒交加,降旨:「寫遺詔的軍機大臣退出軍機處,各降四級,曹振鏞擢升軍機處領班。」曹振鏞由此平步青雲把持軍機大臣之位14年。
  重用曹振鏞之後,道光輕鬆了很多。道光素以「勤政」著稱,每天都要批閱大量的奏章,實在是苦不堪言:「要是仔細看,夜裏不睡覺也看不過來;不認真看,又怕被臣下欺騙。」曹振鏞為他出了個絕招:「抽查幾個,找出字面錯誤,下邊再打上來的報告就不敢糊弄領導了。」大臣們從此戰戰兢兢,上奏字斟句酌,唯恐被皇上查到一字之錯。
  從此道光充當了一個「總校對」的角色,而曹振鏞是執行校對。這君臣二人的審閱制度,令官員把許多精力花在細枝末節上,不但有用的人才因之消磨殆盡,而且國家大事無人操心,徹底埋葬了官員的進取之心。這是官場舊人狀態。那麼官場新人如何呢?清朝是固化科舉制的朝代,官場新人大都出自考場。不能說歷朝及第者均無人才,然而道光時期的科舉考試幾乎是毀人的仕途遊戲。
  守舊的領導喜歡求全責備,因此只要八股文作得好,曹振鏞就給予優待,至於文章裏有沒有治國安邦的真知灼見,卻忽略不計。如此一來,那些讀書人為了中第登科,行文循規蹈矩,毫無個性,所以真正被選中的,往往是些繡花枕頭。吹毛求疵的「曹振鏞式科考」廢掉了大批有才華的讀書人,使得入仕官員的素質一代不如一代。
  一心當好「校對工」的曹振鏞死後,其畫像被納入紫光閣陳列於顯赫功臣之列。道光親筆題詞,意即「學習振鏞好榜樣」。曹振鏞死時正值道光中期,此時官場庸才輩出,出現嚴重人才荒,中國社會進入日之將夕,悲風驟至的衰世。人言曹振鏞害了道光,起到了尸位素餐的帶頭作用,導致官場盡數庸人,豈知哪有領班主宰老闆之理?所以是道光埋葬了人才,害了群臣。道光贊曹「克勤克慎」,其實就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別解,透出的是主宰官員命運的皇帝的遊戲規則。正是道光以刻薄為能事,抓小放大,才把官場徹底變成了庸人的天地。(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21 21:15 , Processed in 0.14822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