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40|回復: 0

[稗官野史] 為何故宮民國時期兩次險遭拍賣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6-3-24 14:11:5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永樂十八年(1420),北京紫禁城建成。龍椅上的第一位「天子」,是明成祖朱棣,最後一位,是清遜帝溥儀。近600年間,明清兩代共有24位皇帝在這裏居住,統治著整個中國。故宮112公頃紅牆黃瓦的皇家建築群,存留下的皇家建築群總面積724250平方米,1807558件(套)藏品目錄數目清晰,年接待觀眾總數約1500萬人次,堪稱世界之最。
  故宮兩度面臨被拍賣的危機:第一次是1928年,國民政府委員經亨頤提議廢除故宮博物院,建議將這「頭等逆產」拍賣,事半功倍在首都南京建一個偉大的博物館。第二次則在「九一八」事變後,北平政務委員會即於1932年8月通過了關於故宮的三項決議,第一項即為「呈請中央拍賣故宮古物,購飛機500架」。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史料編輯處處長孫秋浦說:「兩次阻止故宮與文物的滅頂之災,故宮博物院的首任院長易培基功不可沒。然而即使是他,在那個亂世之中也未能逃脫被誣陷盜取故宮寶物,最終鬱鬱而終。」。
  如今的紫禁城內,自明朝就延續下來的「部門」大概只有一個「貓兒房」。這個部門負責掌管故宮的「宮貓」。
  白天它們裝作互不認識,瞇著眼睛蜷在牆角曬太陽。一到晚上,2000多隻「大內禦貓」會如文官武官按不同品階各司其職,有的上朝商議國事,有的貓當禦醫、禦廚… …如今,這群喵星人的形象已經印在書包、手機殼、T恤上,曝光率不輸Hello Kitty。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21 19:27 , Processed in 0.10491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