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341|回復: 0

[稗官野史] 中國南北朝時期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5-9-17 00:01:2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南北朝時期是兩晉以後中國歷史上一個分裂時期,從公元420年開始,到589年結束,共169年。
  東晉十六國之後,中國歷史進入南北分裂、南北對峙的階段。在南方,雖然先後有劉宋、南齊、蕭梁和陳四個政權的更迭,但這中間除梁元帝以江陵作都3年外,其餘的時間,南方各朝的京城始終建在建康(今江蘇南京)。劉宋(420~479年是其中疆域最大、最強、統治年代最長的一個政權,歷4代8帝。南齊(479~502)國祚短暫,只有23年,但由於爭殺頻繁,竟歷3代7帝,平均3年一帝,是中國歷史上帝王更換極快的一朝。梁代(502~557)歷3代4帝,其中武帝蕭衍個人享國時間最久,幾近半個世紀。陳(557~589)首尾凡33年,歷3代5帝。陳承衰梁之弊,是版圖狹窄、人口孤弱、力量單薄的王朝,加之統治者又極度腐敗,最終喪亡於北方強敵之手。歷史上把宋、齊、梁、陳這南方四朝稱之為南朝。
  南朝的歷史是門閥士族由盛而衰的歷史,南朝的皇權比較強大,門閥士族社會地位雖然高貴,卻已不能完全左右政局。隨著江南開發的不斷深入,土著寒人在政治上逐漸上升,步入官僚行列,為皇帝所倚重。從梁陳之際開始,南方內地的土豪,也成為割據的一方勢力。
  十六國後期,一個極為落後的少數民族拓跋鮮卑逐漸強盛起來,打敗後燕入主中原,在建立北魏政權(386~534)之後,又消滅各割據政權,從而結束了這一地區長期混戰的局面。按照史家的習慣,北魏統一北方的太延五年(439)往往被視為北朝的起始之年。北魏前期以平城(今山西大同)為都,孝文帝大舉實行漢化,政治中心也遷徙到中原腹地洛陽。北魏立國一百多年,歷9代12帝,是對南北朝歷史影響較大的一個王朝。
  北魏初期,實行宗主督護制,從5世紀下半期開始,其漢化趨勢加快,孝文帝實行三長制,頒佈均田制,遷都洛陽,推行了一系列改革鮮卑舊俗的措施。這一改革促進了北方社會經濟的發展,卻引起了部分守舊貴族和鮮卑武人的反對。孝明帝正光四年(523)年,六鎮起兵,北魏陷入分裂和內戰。北魏孝武帝末年,權臣高歡、宇文泰將北魏轄區切割成東、西兩塊。東魏(534~550)以鄴城為都,歷1主16年,西魏(535~556年)都長安,經3帝,共享國22年。東、西魏先後被北齊(550~577年)和北周(557~581年)取代。北齊是鮮卑化漢人高氏所建的政權,立國28年,有3代6帝。公元577年,周滅齊,北方重新統一。北周是宇文鮮卑人統治的王朝,歷3代5帝,計24年。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楊堅奪取了帝位,改國號為隋。歷史上把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這北方五朝稱之為北朝。南北政權對立的時期,歷史上叫做南北朝。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11 10:48 , Processed in 0.08824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