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334|回復: 0

[稗官野史] 靡靡之音武媚娘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5-9-14 03:17: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武媚娘傳奇》中,武則天初入宮時自稱「武如意」,字「武照」,後因在大朝會上用馬上射菊花的絕技獲得了李世民的讚賞,被賜名「媚娘」。事實上「武如意」這個名字是不見史載的。正史中明確記載的是武則天諱「曌」,「武照」大概跟「如意」一樣是編劇杜撰的。而「武媚娘」這個名字在正史裏也沒有直接記載。據黃樓分析:「很可能武則天的小名或者沒有發達前叫媚娘。」
  《舊唐書》中隋朝開皇末,有個叫唐令則的東宮屬官在太子楊勇舉辦的宴會上,自請彈奏琵琶,又歌《武媚娘》之曲。被人批評為「自比倡優,進淫聲穢視聽」。這是隋末已有此曲的直接證據,而且屬於民間倡優靡靡之音。此外在《資治通鑒》中也有「則天皇后未受命天下歌嫵媚」的記載。唐人將之與武則天相聯繫,武媚娘為武則天小名的可能性很大。
  至於賜名「媚娘」一說,倒是在《新唐書武后傳》中有依據:「既見帝,賜號武媚」。不過《新唐書》多小說家言,不太可信。武媚娘,這曲子太俗,不太可能在宮中演奏。賜名不是亂來,很少給自己的妃子賜「媚」字這種輕佻的字眼。《武媚娘傳奇》中的韋貴妃,依仗家勢在宮中囂張跋扈,不僅是武媚娘在太宗朝時期的最主要敵人,連李世民對其都敢怒不敢言,甚至長孫無忌還都勸李世民要多去韋貴妃宮中坐坐。這可就是編劇為了營造劇情腦洞大開的產物了。
  在歷史上韋貴妃的第一任丈夫是隋代大將軍、戶部尚書李子雄之子李瑉。隋朝末年李子雄隨楊玄感起兵謀反,兵敗後父子均被殺,而韋氏因是罪犯家屬,按律被充入宮中為宮婢。李淵在長安即位後李世民進封秦王,韋氏作為宮婢被分配到秦王府侍奉,貞觀元年四月一日冊拜貴妃。長孫皇后過世後,唐太宗的後宮由韋貴妃一手掌管。然而不論是史書還是墓誌銘對此都隻字未提。
  再說韋貴妃背後的家族,城南韋杜,離天尺五,韋是長安聯姻政治集團的四姓之一,但是在李唐開國功臣裏還排不上號。李世民、長孫無忌忌憚韋家勢力簡直就是笑話。韋貴妃的家族和子女所得到的待遇也都很寒酸。按照唐制,韋貴妃作為正一品四妃,她的母親本可以獲封正四品郡君,但韋貴妃的母親無論是生前還是身後,都不曾得到過郡君的封號。直到韋貴妃因為母親的逝世而「哀號荼毒,毀瘠弗已」,唐太宗才追贈了韋貴妃之父韋圓成一個徐州都督的官,還比不上其生前「隋朝開府儀同三司、陳州等二州刺史、鄖國公」的地位,可見唐太宗的追封相當敷衍。
  《武媚娘傳奇》中徐慧和武媚娘一同進宮,姐妹情深,互相扶持。二人同時愛上李世民,然而李世民獨獨鍾情於武媚娘,相貌才華出眾的徐慧始終也得不到李世民的真愛,兩姐妹最後也為愛反目。那麼歷史上的徐慧是什麼樣的人,最後結局如何?在歷史上確實有徐賢妃徐慧,以賢良著稱。長孫皇后死後,大概最受太宗信賴。但徐慧和武則天成好姐妹,這個不太可能。史書記載,徐慧是天生的才女,生下來五天能說話,四歲通曉《論語》和《詩經》,八歲就能寫出漂亮的文章。她的詩作被《全唐詩》收錄有五首。
  入宮後徐慧的才情讓李世民甚是歡欣,很快就由才人升為婕妤。一次徐慧伺寢時姍姍來遲,唐太宗等得有些窩火。徐慧出口成章:「朝來臨鏡臺,妝罷暫徘徊。千金始一笑,一召詎能來」。一首含情脈脈的詩詞軟化了李世民的火氣。不久徐慧又被晉為充容(享二品官員待遇的妃子)。貞觀末年李世民多次興兵征伐高麗,民怨滔天。徐慧上書《諫太宗息兵罷役疏》,極力勸諫太宗,不要好事征伐,勞民傷財。言辭懇切,直指時弊。李世民讀後有所醒悟,對徐慧大加獎賞。
  貞觀二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病逝。徐慧悲痛欲絕,憂思成疾,並拒絕太醫診治。第二年便香消玉殞,時年僅二十四歲。高宗李治深受感動,追諡徐惠為「賢妃」,並按照她的臨終遺言,將其陪葬唐太宗昭陵左室。反觀太宗朝時的武則天,做才人做了12年,與徐慧的平步青雲反差極大。史書很少記錄她與太宗皇帝的過往。從個人性格上看,此人和武則天完全是兩類人,而且還是武則天往上爬的主要障礙,說徐慧被武則天利用倒合乎情理,兩人成為好朋友的可能性很小。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11 10:27 , Processed in 0.26172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