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440|回復: 0

[稗官野史] 金庸筆下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原型為漳州陳永華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5-8-15 04:31:4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平生不識陳近南,便稱英雄也枉然」,看過金庸先生的作品《鹿鼎記》的朋友,對陳近南這個名字應該不會陌生。在書中他是民間秘密組織天地會的總舵主,韋小寶的師父。龍海市政協文史委專家陳忠傑指出,《鹿鼎記》小說中人物「陳近南」的歷史原型,很可能就是陳永華。此外經過實地走訪,他還得證陳永華應是漳州角美人。這是怎麼來的呢?
  探源:陳近南的歷史原型,很可能是陳永華?
  相似點1:都是鄭成功及其子鄭經反清復明、治理臺灣的重要助手。在金庸筆下鄭成功有一名重要謀士,叫「陳近南」,他在鄭成功去世後,亦盡心輔佐鄭經,在臺灣的開發史上有著卓絕貢獻。而歷史上陳永華亦是鄭成功的得力助手。有鄭成功的「臥龍先生」之稱,龍海市政協文史委專家陳忠傑這樣介紹。
  據史料記載,陳永華及父親陳鼎都在漳州讀書長大。明崇禎十六年(1643),鄭成功攻下同安,陳鼎攜家人前往同安任教諭。4年後(順治四年,1647),同安被清軍復克,陳鼎自縊明倫堂。時年20歲的陳永華,來到廈門投奔鄭成功。清康熙元年(1662)初鄭成功收復被荷蘭侵佔38年之久的臺灣。進駐臺灣不到半年,鄭成功病逝,鄭經繼承父隨後授陳永華為咨議參軍。
  那麼陳永華曾組建反清復明組織「天地會」嗎?陳忠傑表示,目前在學術界,許多學者對此仍持不同意見。不過,陳永華為鄭氏集團的官員,自然為反清復明之大計多有貢獻。
  相似點2:均有一女嫁與鄭經之子鄭克臧。大家應該都記得《鹿鼎記》中的陳近南,有一女嫁與鄭經之子鄭克臧。而陳永華也恰恰是鄭克臧的老丈人。康熙十三年(1674),三藩叛亂,鄭經率師離島西征福建。臨走前,命長子鄭克臧主持臺灣政務,任命陳永華為東寧總制使。在老丈人輔助下裁決政事,鄭克臧賞罰分明,剛毅果斷,政績顯著,深得人心。
  相似點3:死因均與馮錫範有關。康熙十九年(1680),馮錫範同鄭經回臺,見陳永華把握重權,心懷妒忌,與劉國軒共同謀劃,設計誣陷陳永華。見鄭氏集團內部如此勾心鬥角,陳永華遂向鄭經再三請辭。辭職後,他整日鬱鬱寡歡,不久便於康熙二十年(1681)農曆正月二十八日逝世,鄭經親自前來弔唁。
  再來看看小說,陳近南是由馮錫範和鄭克爽二人所殺的。歷史上陳永華、馮錫範與劉國軒可謂鼎足而三,是鄭氏政權的頂樑柱,即小說裏所謂「臺灣三虎」。鄭克爽則是鄭克臧之弟,同時是馮錫範的女婿。陳近南一向對鄭經忠心耿耿,他女兒又嫁克臧為妻,故馮錫範等人暗中密謀,要擁立鄭克爽,因此設計殺死陳近南。
  有趣的是鄭經接替鄭成功後,內部陳永華(鄭克臧岳父)和馮錫範(鄭克爽岳父)發生內訌。病中的鄭經把政務交由長子鄭克臧處理,克臧聰明能幹,做事井井有條,從來沒有過失,也很受鄭經的寵愛和信任。鄭經病逝後,馮錫範便毒死鄭克臧和陳永華,立鄭克爽為延平王。
  相似點4:陳近南本名「永華」,在《鹿鼎記》被提及24次。陳忠傑指出,金庸在小說裏,曾24次寫到「永華」的名字,且多次是借陳近南之口,明確點出其原名為「陳永華」。金庸在寫《鹿鼎記》時,陳永華應當是陳近南的原形」,陳忠傑同時承認,由於金庸寫的是小說,而且是武俠小說,真實性比一般的演義小說更低,藝術加工的成分便更大,陳永華肯定沒有金庸筆下高超的武功。
  對此漳州文史學者、漳州市作協秘書長許初鳴也表示,「陳近南」為陳永華的原型是說得通的,演義小說裏的人物和歷史上的真實人物,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三國演義》裏的關羽和歷史上真實的關羽,區別就很大。但是由於經歷藝術加工,演義人物變得經歷更豐富,更有傳奇色彩,所以往往更容易讓普通老百姓傳播。
  《臺灣通史》有專門介紹陳永華的功績,其在臺灣的地位非常高。在臺近二十年,他首開文教事業先河,被譽為「臺灣文化教育的奠基人」:其親自在承天府(今臺南市)寧南坊鬼仔埔建造孔廟,還建學院並親任學政。臺南孔廟建成時,為臺灣孔廟之始,有「全臺首學」之稱。目前,仍有許多廟宇供奉其神像,還有許多地方依其命名,如永華宮、永華鎮、永華街等。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4 19:47 , Processed in 0.11453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